《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 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任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徉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的现点实现了吗?请结合“苏联模式”的特点与弊端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采取的金融措施,并分析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原因。
(4)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
14、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箫
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斯福传》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3)上述有关农业改革,有成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1933.3—1945.4)下列关于罗斯福事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与英、苏领导人发表《波茨坦公告》 B.领导美国摆脱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
C.通报珍珠港事件情况并对日宣战 D.新政初期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 【答案】A
【解析】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发表,但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病逝,由副总统杜鲁门代签了公告,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罗斯福对日宣战,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政初期,为了整顿财政金融,罗斯福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1953年,苏联农庄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之对应,人均粮食产益品为432千克,人均肉类产品为3O千克,分别比1913年低近70千克和2千克。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A.玉米运动造成农庄损失巨大 B.斯大林模式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停滞不前 D.英雄母亲政策造成人口增长过于迅速 【答案】B
【解析】苏联农产品价格过低,所以农民生产积极性差,农业生产总量不足,这是斯大林模式造成的;玉米运动是1956年才开始,排除A;CD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所有者 政府和公共金融机其他国外国法个人 年份 机关法人 关 内法人 人 其他 1950年 3.2 1960年 0.2 1969年 0.3 12.6 23.1 32.2 11 17.8 21.3 0 1.1 3.2 61.3 46.3 40.1 11.9 11.5 2.9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答案】A
【解析】A.政府解散财阀,政府和公共机关在资本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说明政府并未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故A项表述错误. B.从外国法人所占比例的增加可以看出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故B项表述正确.
C.从金融机关所占份额一直上升可以看出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故C项表述正确.
D.个人持股从61.3降低到40.1,可以看出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故D项表述正确. 故选A.
4、下列组图可用来说明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A、致使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B、造成了大量产业工人失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