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策略与员工信念、态度和行为的关联程度
企业竞争策略与人力资源策略类型 企业竞争策略 人力资源策略 廉价策略 吸引策略 优质策略 参与策略 创新策略 投资策略 员工信念、态度和行为比较 重复性 时间性 国际性 专注性 品质要求 数量要求 风险态度 责任要求 工作弹性 技术应用 员工参与 过程/结果导向 高度重复 短期 低 低 中级 大量大批 较低 较低 低 较窄 低 结果导向 重复 中期 一般 高 高级 中批 较低 很高 中 较广 高 过程导向 创新 长期 高 高 中级 中小批 很高 很高 高 广泛 高 双重导向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各种制约因素
企业外部环境 本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情况 国家劳动人事法律规章 工会组织健全完善程度 企业内部条件 企业竞争策略的定位 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 生产技术条件与装备 企业资本与财务实力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策略 吸引策略、参与策略投资策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招聘、录用、考评、薪酬福利、培训开发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图三:
灵活性
内向型 家族式企业文化 发展式企业文化 官僚式企业文化 市场式企业文化 外向型
稳定性
? ? ? ?
家族式企业文化:强调人际关系
发展式企业文化:强调创新和创业,企业组织比较松散,非正规化 市场式企业文化:强调市场导向
官僚式企业文化:规章至上,凡事循规蹈矩,要求员工有章可守,有法可依。
企业竞争策略、人力资源策略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
企业竞争策略 廉价竞争策略 优质产品策略 创新产品策略 企业文化 官僚式+市场式 家族式+市场式 发展式+市场式 人力资源策略 吸引策略 参与策略 投资策略
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应当充分体现信念、远景、任务、目标、策略等基本要素的统一性和综合性。
企业人力资源内外部环境的分析
人力资源外部环境分析 机会 威胁 企业优势 企业劣势 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内部能力分析
方案分析题二: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决策 1个图表+6个方面的分析=成功的人力资源策略
机会 内部劣势 扭转型战略 进攻型战略 防御型战略 多样型战略 内部优势 威胁 以下从六方面作出全面评析和综合平衡:
(1) (2) (3) (4) (5) (6)
人员招募,甄选、晋升和替换的模式。 员工个体与组织绩效管理的重点。 员工薪资、福利与保险制度的设计。 员工教育培训与技能开发的类型。
劳动关系调整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机会。 企业内部组织整合、变革与创新的思路。
第二节 企业集团组织规划与设计
选择题:
1、 企业集团的概念
企业集团(Enterprise Group, Business Group或Industrial Group):是在现代企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卡特尔: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划分销售市场、制定商品价格等方面通过协议而形成的契约式垄断销售联合体。
辛迪加:同行业企业通过签订产品销售和原料采购协定而建立的供销联合体。 托拉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通过合并组成大公司,原来的企业主由法人变为拖拉斯的股东。
康采恩:将分属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在一起,而以其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或大银行为核心,通过持股控股方式控制一大批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关联公司而形成庞大的企业联合体,但都是独立法人。
2、 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
(1) 企业集团是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合体;
(2) 企业集团是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不是以契约为主); (3) 企业集团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 (4) 企业集团具有多层次结构。
核心层企业 ——集团公司 紧密层企业 ——控股子公司 半紧密层企业——参股关联企业 松散层企业 ——协作企业
3、 企业集团的作用和优势
(一) 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1. 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 2.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主体;
3. 避免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无序竞争; 4. 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战略作用。
(二) 企业集团的独特优势
1. 规模经济的优势 2. 分工协作的优势 3. 集团的“舰队”优势 4. “垄断”优势
5. 无形资产资源共享优势 6. 战略上的优势
7. 迅速扩大组织规模的优势 8. 技术创新的优势
4、 企业集团的产权结构
(一) 企业的产权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之间的结构 第二个层次是法人股东内部的结构
(二) 产权结构设计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为了对公司进行控制(法人股东欺负散户) 二是为了选择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代理人的控制)
5、 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选择或简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