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C是F元素,D是Ca元素,F和Ca形成化合物为CaF2,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白色球数目=8、黑色球数目=8×+6×=4,白色小球为F,白色大球为Ca,则晶胞质量=
18124?78g4?7834?78cm3,所以该晶胞边长a=3a=NAcm。 ?ρNA?g?cm?3?NA12.有机物M是合成抗病毒药品洛匹那韦的一种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其中Ph表示苯基):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的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
4?78g,晶胞的体积为:NA(2)反应①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______________;反应⑤所属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有机物X是C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X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①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②分子结构中含有硝基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
(6)写出以和CH3CN为原料,制备
【答案】 (1). 甲苯 (2). Cl2、光照 (3).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4). 羰基(或酮基) (5).
3+→+3HCl (6). 、
(7).
KMnO4/H?????+苯甲醇?????浓硫酸、VCH3CN/NaNH2??????
【解析】 【分析】
(1)根据物质A的结构式书写名称;
(2)反应①中A甲基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反应⑤中F的碳氧双键变为G中的碳氧单键,官能团由羰基变为羟基;
(3)根据F的结构式判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4)根据流程图示书写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结合C的结构,根据题意书写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
(6) 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苯甲酸(
酯化反应生成
。
【详解】(1)根据物质A的结构式,由苯环和甲基构成,名称为甲苯;
(2)反应①中A的甲基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则反应条件为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B,反应⑤中F的碳氧双键变为G中的碳氧单键,官能团由羰基变为羟基,碳氧双键上加成了氢原子,则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的),
,
再与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
和CH3CN、NaNH2作用反应生成
(3)F的结构式为,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或酮基);
(4)根据流程图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3HCl;
(5) C的结构简式为,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分子结构中含有硝基,核磁共振氢谱有4
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说明X的结构中含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且氢原子个数比为6:2:2:1,则
符合要求的结构有、;
(6) 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苯甲酸(),再与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
酯化反应生成,和CH3CN、NaNH2作用反应生成
,则合成路线为:
KMnO4/H?????+苯甲醇?????浓硫酸、VCH3CN/NaNH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