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请从下列三个关键词中选取一个,从帮助理解本文的中心角度设计问题并做简要说明。
(3分)
创造 美 传统
答:关键词: 问题: 说明: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共7分)
①飞机上,有乘客把脚放在小桌板上,被乘务员劝阻后却指责机舱管理不够人性化;女子骑电动车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出租车发生剐蹭,未受伤的情况下竟索要高额赔偿;小区门口,未拴牵引绳的宠物狗吓到孩子,妈妈赶狗保护孩子,反遭狗主人拳打脚踢……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人深思:为什么规则会被无视?
②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逐渐完善、规则体系日趋成熟,如何培育出与之相匹配的规则意识,并让它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③漠视规则,常常会引发矛盾、带来风险,甚至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有的人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是没意识到“自己声音大会影响他人”,稍加提醒还能改正;但也有人属于“明知故犯”,规则于自己有利就遵守,规则妨碍了自己就破坏;更有甚者,认为守规则是笨拙、迂腐、怯懦,绕过规则得了便宜,才显得聪明、灵活、有本事。凡此种种,不仅容易引发矛盾、扰乱秩序,还会“摊薄”社会信任,带偏社会风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尽人皆知的俗语,今天依然发人深省。
④只有培育人们的规则意识,才能推动我们的社会有序、文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规则就是筋和骨。有了明确的规则,才能框定人们的行动边界。在传统熟人社会,人的流动性不强,熟人之间的评价,构成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在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性强,“住了3年没跟邻居说过一句话”也不鲜见。这样的“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需要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彼此关系,定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楼道里“不准倒垃圾”的告示,到国家的成文法律,只有规则才能成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
⑤不遵守规则就要付出“代价”,是督促人们遵守规则的重要动力。绝大多数人对法律令行禁止,是因为知道违反法律的严重后果。但法律只是规则的一种。为什么有行人看到红灯亮起,仍不假思索地闯过去?为什么有人无视禁止吸烟的标识,转过头去就点上一支?为什么有人敢于“碰瓷”,信奉“越胡闹越有利”的歪理?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违反规则的“代价”不高,有时候还能占“便宜”。这样的苗头不刹住,也会影响全社会对规则的敬畏。
⑥不守规则的代价需要提高,守规则的意识则需要深入人心。不久前,一位警察在给违规车辆开罚单时,发现6岁的孩子正在“教育”违规的父亲:“我爸该罚,让他停在停车库他不听,到处乱停车,就要处罚他。”幼小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违规的“代价”,但却从心底里认同“守规则才是对的”。为刚性的规则体系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通过教育的方式在每个人心中播下规则的种子,才能让自觉遵守规则融入血液,凝聚起全社会的文明共识。
⑦无论社会怎样进步、时代如何发展,规则都是“基础设施”。用实际行动培育我们的规则意识,就是在点亮你我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 选自《 人民日报 》,有删改) 21.请结合上面文字阐述的道理,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标题。(2分) 答:
22.阅读文章,说说如何才能培育人们的规则意识。(2分) 答:
23.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为第三段补充一个合适的事实论据。(不超过60字)(3分) 【材料】
2018年10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一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
11月1日,已找到13名遇难者遗体,身份已全部确认,仍有2人失联 。
11月2日,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据车内黑匣子监控视频显示,系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乘客刘某在乘坐22路公交车时,发现车辆已过自己的目的地站,要求下车,但该处无公交车站,驾驶员冉某未停车。刘某从座位起身指责冉某,冉某多次转头与刘某解释、争吵,双方争执逐步升级,并相互有攻击性语言。接着刘某多次持手机击打冉某头部,冉某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导致车辆失控向左偏离越过中心实线,与对向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相撞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答: 五、作文(共4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
【文题一】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过往,你会看到自己的成长:软弱的变得坚强,懒
惰的变得勤奋,自私的懂得感恩....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不断成长的你,真的很棒!
请将“ 的我变了 ”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抄写在稿纸上),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文题二】结合丰子恺的漫画及所配诗句“折得荷花浑(都)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展开想象,确立主题,自拟题目(抄写在稿纸上),编写一个600—800字的故事。故事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顺义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统一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1.(1)B (2)D 评分:每空2分,共4分。 2.(1)D (2)C 评分:(1)题2分,(2)题1分,共3分。
3.①《狂人日记》②《女神》③人民艺术家 ④《背影》(《欧游杂记》等) 评分:每空。0.5分,共2分。
4.(1)B(2)选②。示例1:在砖缝瓦隙里留住了旧日的光阴。示例2:它散发的历史气息,弥漫在蕴含旧日的光阴砖缝瓦隙中。示例3:那旧日的光阴就弥漫在砖瓦缝隙中。示例4:它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这气息弥漫在蕴含旧日的光阴砖缝瓦隙中。
评分:(1)题1分(2)题2分,每空1分;共3分。 二、古诗文(共19分) (一)默写。(共4分) 5.海内存知己 6.似曾相识燕归来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评分:5-7每空1分,共4分。 (二)古诗阅读(7分)
8.①泰山之高(雄伟、巍峨) ②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9. 答案示例:作者近望泰山,慨叹于大自然对泰山的钟爱,将神奇与秀美都赠予泰山;仰望泰山,巍峨高峻的泰山将山南北割成白天黑夜。这雄伟神奇的景象让作者内心激荡,自然随泰山的雄伟而生发登高的遐想,抒发不畏艰险,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景色的雄奇引发了作者的雄心。
评分:描绘景象1分,理解作者情感1分,说清如何交融1分。共3分。 10.A
评分:共2分。
(三)文言文阅读(8分)
11.D 评分:共2分。 12.A 评分:共2分。 13. 答案示例:
认为:施行仁政(民本;以人为本;取信于民等)
表现:孔子:管理国家要认真对待事情,对百姓讲信用,合理选用官员,不误农时。曹刿:公平对待百姓的事,取信于民。唐太宗:以人为本,不误农时,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简静;(重视百姓生计,省徭赋,不因自己夺百姓农时)。 评分:每点1分,共4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4.答案:(略)
评分:有益启示2分,结合名著2分,表达1分;共5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多文本阅读(7分) 15.C
评分:共2分。
16. 示例:加快科技应用,促进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或: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带
动社会经济发展。)
评分:共2分
17. 示例:加大财力、人力投入;重视核心技术和专利布局;带动经济增长。 评分:共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共3分。
(二)阅读《回美的故乡探亲》,完成18-20题。(共10分)
18.示例:①初识善良安塞人,摧毁对美术的传统理解;②深入交往,理解美就是在创造中获得了美的体验;③再到安塞,理解质朴、纯洁的安塞人奉献、勇于抗争的精神影响了美的创造中。④认识到发自本源精神的美以精神的方式得以传承。
评分:每点1分,共4分。
19.示例:抓住胡风莲剪纸时的动作细节,写出了她在艺术创作时的专注与投入,表现了民间艺术家在全新创造的过程中,获得了美的体验。
评分:选句子说独特之处、分析内容、理解美每个要点1分,共3分。 20.示例:关键词:传统
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艺术将何去何从?
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艺术的形式可能会逐渐消失,但其中蕴含着的我们古老民族创造和审美最本原的精气神韵,必然会奉献给人类文化的今天和未来。
评分:问题1分,说明2分;共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共7分)
21.示例:要培育出扎根在每个人心中的规则意识。(或:要培育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 评分:共2分
22.示例:让不守规则的付出更高代价,让守规则的意识深入人心(或:不守规则的代价需要提高,守规则的意识则需要深入人心。)。
评分:共两个要点,每点1分;共2分。
23.示例:重庆市万州区一公交车乘客因漠视规则,与司机发生矛盾,造成了公交车坠江,15人死亡的惨剧。
评分:“漠视规则”,1分;“引发矛盾,造成惨剧”,1分;语言表述,1分;共3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