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刘曼军
来源:《教师·下》2020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下,有的小学生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如何避免学生因心理压力造成心理问题,让小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阳光、快乐地生活是每个学校、每位家长的迫切愿望。文章深入分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从学校重视程度、教师素质培养、教育策略渗透、学校专题教育、家校共同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3-0018-0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不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和同学交往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又要时刻关心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从而培养出自信、自强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小学生长期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由于缺少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学生平时比较孤独,没有安全感,心里很压抑,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平时要对学生多关心,发现问题要及时开导,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对孩子或过多讲求知识教育,或缺少亲情呵护,或无暇顾及,因此,小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现在生活富裕,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形成“小皇帝”效应。二是小学生的父母忙于生意或常年外出打工,不能在身边教育自己的子女,因而交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而老人过度娇惯孙子(女),对孙子(女)的生活方面事事包办,使孩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与其缺少心理上、情感上的交流,导致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