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解答】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
7.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这里的“铁”指的是(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人体缺铁性贫血是指人体内储存的铁元素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 【解答】解: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是指人体内缺乏铁元素引起的,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元素的理解和应用.
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 C.
D.
熄灭酒精灯
收集CO2验满
称量固体
【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 【专题】实验操作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多数气体有毒,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把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要在瓶口轻轻煽动闻气味分析.
B、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进行判断. C、左放物质,右放砝码(即“左物,右码”).
D、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
【解答】解:A、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许气体进入鼻孔即可,闻气味不能把鼻子凑到瓶口去闻,操作正确;
B、应该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进行判断,操作错误;
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操作正确; D、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操作正确; 故选:B.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9.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2H B.2H C.H2O D.2H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解答】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P+O2C.C+O2
P2O5
B.4Fe+3O2
2Fe2O3
+
CO2 D.2Fe+3CuSO4═Fe2(SO4)3+3Cu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2P2O5. Fe3O4.
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CuSO4═FeSO4+Cu.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1.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变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B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如图为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在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A.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氢分子和氢原子
B.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氧分子和氧原子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观察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不发生变化的微粒. 【解答】解:由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的认识与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此过程中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
1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 NaOH B.氧化钙 CaO C.硫酸铜 CuSO4 D.氯化氢HCl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A、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aOH,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B、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a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C、硫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CuSO4,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D、氯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HCl,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洗菜水用于浇花
B.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C.使用节水型水龙头 D.收集雨水经净化处理再利用 【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