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 较大8 型仪器仓库 注: 见表C.0.1注。 7.0 7.0 7.0 6.0 1.0 0.95 0.85 半导体器件车间楼面均布活荷载
标准值(kN/m2) 序车间号 名称 板跨板 板跨次梁(肋) 梁间距梁间距组合主值系频遇准永久代表性设备值系值系数ψq 0.85 0.85 0.85 0.85 单件自重(KN) 14.0-18.0 9.0-12.0 4.0-8.0 ≤3.0 表C.0.3
梁 数ψc 数ψf ≥1.2m ≥2.0m ≥1.2m ≥2.0m 10.0 8.0 6.0 4.0 8.0 6.0 5.0 4.0 8.0 6.0 5.0 3.0 6.0 5.0 1.0 5.0 4.0 1.0 4.0 3.0 1.0 3.0 3.0 1.0 0.95 0.95 0.95 0.95 1 半导2 体器3 件车4 注: 间 见表C.0.1注 棉纺织车间楼面均布活荷载 标准值(kN/m2) 板 序车间名号 称 主板跨板跨板跨板跨梁 ≥1.2m ≥2.0m ≥1.2m ≥2.0m 12.0 8.0 10.0 7.0 梳棉间 5.0 15.0 10.0 12.0 8.0 FA221A 2 粗纱间 细纱3 间、 络筒间 捻线间 整经间 8.0 6.0 6.0 5.0 4.0 0.8 0.8 0.7 5.0 5.0 5.0 4.0 1 次梁(肋 组合值系数频遇准永值久值系系数数ψq 代表性设备 表C.0.4
ψc ψf FA201,203 FA401,415A,421 TJFA458A FA705,506,507A GA013,015 ESPERO FA705,721,762 (15.0) (10.0) (8.0) 6.0 (10.0) 4 8.0 6.0 6.0 5.0 4.0 ZC-L-180 D3-1000-180 -------------
------------- 有梭织织5 布间 机 剑杆织机 注: 括号内的数值仅用于粗纱机机头部位局部楼面. 18.0 9.0 10.0 6.0 4.5 GA731-190,733-190 TP600-200 SOMET-190 12.5 6.5 6.5 5.5 4.4 GA615-150 GA615-180
轮胎厂准备车间楼面均布活荷载 标准值(kN/m2) 序车间号 名称 板跨板 次梁板跨主(肋) 梁 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系数ψc 系数ψf 系数ψq 代表性设备 表C.0.5
≥1.2m ≥2.0m 1 准备2 车间 10.0 8.0 14.0 14.0 12.0 10.0 1.0 0.95 0.85 炭黑加工投料 化工原料加工8.0 6.0 1.0 0.95 0.85 配合、密炼机炼胶 注: ①密炼机检修用的电葫芦荷载未计入,设计时应另行考虑。 ②炭黑加工投料活荷载系考虑兼作炭黑仓库使用的情况。若不兼作仓库时,上述荷载应予降低。 ③见表C.0.1注。
粮食加工车间楼面均布活荷载
标准值(kN/m2) 板 序车间名号 称 板跨板跨板跨梁间距梁间距梁间距主梁 次梁 组合值系频遇值系准永久值代表性表C.0.6
≥2.0m ≥2.5m ≥3.0m ≥2.0m ≥2.5m ≥3.0m 系数设备 数ψf 数ψq ψc JMN10拉丝机 1.0 0.95 0.85 MF011磨粉机 1 面14.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粉磨子2 厂 12.0 10.0 间 9.0 10.0 9.0 8.0 9.0 -------------
------------- SX011麦间3 及制粉车间 5.0 5.0 4.0 5.0 4.0 4.0 4.0 振动筛 GF031擦麦机 GF011打麦机 吊平4 筛的顶层 5 洗麦车间 砻谷6 机及米碾米厂 车间 7 注: ①当拉丝车间不可能满布磨辊时,主梁活荷载可按10kN/m2采用。 ②吊平筛的顶层荷载系按设备吊在梁下考虑的。 ③米厂的清理车间采用SX011振动筛时,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面粉厂麦间的规定采用。 ④见表C.0.1注。 2.0 2.0 2.0 6.0 6.0 6.0 6.0 SL011平筛 14.0 12.0 10.0 10.0 9.0 9.0 9.0 洗麦机 LG097.0 6.0 5.0 5.0 4.0 4.0 4.0 胶辊砻谷机 组合清理筛 清理车间 4.0 3.0 3.0 4.0 3.0 3.0 3.0 第904章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904.1 基本雪压
第附录D.1.1条 在确定雪压时,观察场地应具有代表性.场地的代表性是指下述内容:
--观察场地周围的地形为空旷平坦; --积雪的分布保持均匀;
--设计项目地点应在观察场地的地形范围内,或它们具有相同的地形. 对于积雪局部变异特别大的地区,以及高原地形的山区,应予以专门调查和特殊处理.
第附录D.1.2条 雪压是指单位水平面积上的重量,单位以kN/m2计.当气象台站有雪压记录时,应直接采用雪压数据计算基本雪压;当无雪
-------------
-------------
压记录时,可间接采用积雪深度,按下式计算雪压:
S=hρg(kN/m2) (D.1.2) 式中
h---积雪深度,指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m); ρ---积雪密度(t/m3) g---重力加速度,9.8m/s2
雪密度积雪深度,积雪时间和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变化有较大幅度的变异,对于无雪压直接记录的台站,可按地区的平均雪密度计算雪压.
基本雪压按D.3中规定的方法计算.历年最大雪压数据按每年7月份到次年6月份间的最大雪压采用.
904.2 基本风压
第附录D.2.1条 在确定风压时,观察场地应具有代表性.场地的代表性是指下述内容:
--观测场地周围的地形为空旷平坦;
--能反映本地区较大范围内的气象特点,避免局部地形和环境的影响. 第附录D.2.2条 风速观测数据资料应符合下述要求:
1.应全部取自自记式风速仪的记录资料,对于以往非自记的定时观察资料,均应通过适当修正后加以采用
2.风速仪高度与标准高度10m相差过大时,可按下式换算到标准高度的风速:
υ=υz(Z/10)α (D.2.2) 式中
Z---风速仪实际高度(m); υz---风仪观测风速(m/s)
α---空旷不坦地区地面粗糙指数,取0.16.
使用风杯式测风仪时,必须考虑空气密度受温度,气压影响的修正,可按下述公式确定空气密度:
ρ=0.001276/1+0.00366t(p-0.378e/100000)(t/m3) (D.2.2-2) 式中
t---空气温度(℃); p---气压(Pa); e---水汽压(Pa).
也可根据所在地的海拔高度z(m)按下述公式近似估算空气密度:
-------------
------------- ρ=0.00125e-0.0001z(t/m3) (D.2.2-3)
选取的年最大风速数据时,一般应有25年以上的资料;当无法满足时,至少不宜少于10年的风速资料.
基本风压应按D.3规定,在计算平均50年一遇的基本风速υ0后,按下式确定:
ω0=1/2ρυ20 (D.2.2-4) 904.3 雪压和风速的统计计算
第附录D.3.1条 对雪压和风速的年最大值x均采用极值Ⅰ型的概率布,其分布函数为
F(x)=exp{-exp[-α(x-u)]} (D.3.1-1)
式中
u---分布的位置参数,其分布的众值; α---分布和尺度参数.
分布的参数与均值μ和标准差σ的关系按下述在确定:
α=1.28255/σ (D.3.1-2)
u=μ-0.57722/α (D.3.1-3) 第附录D.3.2条 当由有限样本的均值x和标准差s作为μ和σ的近似估计时,取
α=C1/s (D.3.2-1)
u=x-C2/α (D.3.2-2) 式中系数C1和C2见表D.3.2.
系数C1和C2
n 10 15 20 C1 0.9497 1.02057 1.06283 C2 0.4952 0.5182 0.52355 n 60 70 80 C1 1.17465 1.18536 1.19385 表D.3.2 C2 0.55208 0.55477 0.5568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