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整理]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3:18: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项次 类别 屋面形式及积雪分布系数μr 表6.2.1

1 单跨单坡 屋面 均匀分布情况 2 单跨双坡 屋面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0.75μr μr按第一项规定采用 μr=1/8f(0.4≤μr≤1.0 3 拱形屋面 均匀分布的情况 4 带天窗的屋面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 均匀分布的情况 5 带天窗有挡风板的屋面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 均匀分布的情况 6 多跨单坡屋面 (锯齿形屋面) 均匀分布的情况 7 双跨双坡或拱形屋面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 8 注: 1.第2项单跨双坡屋面仅当20°≤α≤30°时,可采用不均匀分布情况. 2.第4,5项只适用于坡度α≤25°的一般工业厂房屋面. 3.第7项双跨双坡或拱形屋面,当α≤25°或f/l≤0.1时,只采用均匀分布情况. 4.多跨屋面的积雪分布系数,可参照第7项的规定采用. 高低屋面 α μr ≤25° 1.0 30° 0.8 35° 0.6 40° 0.4 45° 0.2 ≥50° 0 第6.2.2条 设计建筑结构及屋面的承重构件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积雪的分布情况:

1.屋面板和檀条按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采用;

2.屋架和拱壳可分别按积雪全跨均匀分布情况,不均匀分布的情况和半跨和均匀分布的

-------------

------------- 情况采用;

3.框架和柱可按积雪全跨的均匀分布情况采用.

第7章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7.1 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

第7.1.1条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1.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

ωk=βzμsμzω0 (7.1.1-1) 式中

ωk——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z——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ω0——基本风压,(kN/m2). 2.当计算围护结构时

ωk=βgzμsμzω0 (7.1.1-2)

式中

βgz---高度z处的阵系数.

第7.1.2条 基本风压应按本规范附录D.4中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2.

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第7.1.3条 当城市或建设地点的基本风压值在本规范全国基本风压图上没有给出时,基本风压值可根据当地年最大风速资料,按基本风压定义,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分析时应考虑样本数量的影响(参见附录D).当地没有风速资料时,可根据附近地区规定的基本风压或长期资料,通过气象和地形条件的对比分析确定;也可按本规范附录D中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附图D.5.3)近似确定.

第7.1.4条 风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可分别取0.6,0.4和0.

7.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第7.2.1条 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7.2.1确定.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

-------------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第7.2.2条 对于山区的建筑物,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可按平坦地面的粗糙度类别,由表7.2.1确定外,还应考虑地形条件的修正,修正系数η分别按下述规定采用: 1.对于山峰和山坡,其顶部B处和修正系数可按下述公式采用:

ηB=[1+κtgα(1-z/2.5H)]2 (7.2.2) 风压高度化系数μz

地面粗糙度类别 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m) A 5 10 15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17 1.38 1.52 1.63 1.80 1.92 2.03 2.12 2.20 2.27 2.34 2.40 2.64 2.83 2.99 3.12 3.12 3.12 3.12 B 1.00 1.00 1.14 1.25 1.42 1.56 1.67 1.77 1.86 1.95 2.02 2.09 2.38 2.61 2.80 2.97 3.12 3.12 3.12 C 0.74 0.74 0.74 0.84 1.00 1.13 1.25 1.35 1.45 1.54 1.62 1.70 2.03 2.30 2.54 2.75 2.94 3.12 3.12 D 0.62 0.62 0.62 0.62 0.62 0.73 0.84 0.93 1.02 1.11 1.19 1.27 1.61 1.92 2.19 2.45 2.68 2.91 3.12 表7.2.1

式中

tga---山峰或山坡在迎风面一侧的坡度;当tga>0.3时,取tga=0.3; κ---系数,对山峰取3.2,对山坡取1.4; H---山顶或山坡全高(m);

z---建筑物计算位置离建筑物地面和高度,m;当z>2.5H时,取z=2.5H.

-------------

-------------

图7.2.2:山峰和山坡和示意

对于山峰的山坡的其他部位,可按图7.2.2所示,取A,C处的修正系数ηA,ηC为1,AB间的BC间的修正系数按η的线性插值确定. 2.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η=0.75~0.85 对于与风向一致和谷口,山口η=1.20~1.50.

第7.2.3条 对于远海海面和海岛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可按A类粗糙类别,由表7.2.1确定外,还应考虑表7.2.3中给出的修正系数.

远海海面和海岛的修正系数η

距海岸距离(km) <40 40~60 60~100 表7.2.3 η 1.0 1.0~1.1 1.1~1.2 7.3 风荷载体型系数

第7.3.1条 房屋和构筑物的风载体型系数,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房屋和构筑物与表7.3.1中的体型类同时,可按该表的规定采用; 2.房屋和构筑物与表7.3.1中的体型不同时,可参考有关资料采用; 3.房屋和构筑物与表7.3.1中的体型不同且无参考资料可以借鉴时,宜由风洞试验确定;

4.对于重要且体型复杂和房屋和构筑物,应由风洞试验确定.

风荷载体型系数

项次 类别 体型及体型系数μs 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封闭式 1 落地双 坡屋面 表7.3.1-1 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封闭式 2 双坡屋 面 表7.3.1-2 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封闭式 3 落地拱 形屋面 封闭式 4 拱形 屋面 表7.3.1-3 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表7.3.1

-------------

------------- 表7.3.1-4 封闭式 5 单坡 屋面 封闭式 6 高低双坡 屋面 封闭式 7 带天窗 双坡屋面 封闭式 8 双跨双 坡屋面 封闭式 不等高不9 等 跨的双跨 双坡屋面 封闭式 不等高不10 等跨 的三跨 双坡屋面 封闭式 11 带天窗带坡的 双坡屋面 封闭式 带天窗带12 双坡 的双坡屋面 封闭式 不等高不等跨 13 且中跨带天窗 的三跨 双坡屋面 封闭式 14 带天窗的双跨 双坡屋面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中跨上部迎风墙面的μsl按下式采用: μsl=0.6(1-2h1/h) 但当h1/h)=h时,取μsl=-0.6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中跨上部迎风墙面的μsl按下式采用: μsl=0.6(1-2h1/h) 但当h1/h)=h时,取μsl=-0.6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带天窗的拱形屋面可按本图采用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迎风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当α≤4h时,取μs=0.2 当α>4h时,取μs=0.6 -------------

搜索更多关于: [整理]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的文档
[整理]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fdf39vbid7yogl1itk20zdc523xwm00i2i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