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喷射混凝土
4、1面层喷射砼C20厚不小于10cm。
4、2钢筋网片Ф6.5@200×200,采用绑扎而成,铺设时每边塔接长度应不小于200mm. 4、3横竖压筋要双面满焊,不得有气孔、咬肉。 5、滞水处理
5、1设置排水管。
5、2设排水沟,挖集水坑,集水外排。
(三)护坡桩质量要求
内容 标准 砼强度 C25 桩位偏差 ±10mm 孔位偏差 ±20 mm 孔距偏差 ±100mm 梁中心偏差 ±10mm 钢筋保护层 ≥30mm 主筋间距 ±10mm 箍筋间距 ±10mm
(四)预应力锚杆质量要求
内容 标准 水泥浆体28d强度 20MPa 水泥浆体7d强度 15MPa 锚位水平偏差 ±100mm 锚位竖向偏差 ±50mm 锚位水平夹角偏差 ±10 孔深偏差 +300~500 mm 锚索长度偏差 ±5%×设计长度 自由段长度偏差 +100mm
9
三、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井位、孔位放线定位后,必须会同有关质检人员、监理人员进行桩位复核;
2、降水井施工钻机就位后,必须保证钻机机座水平,钻机立塔垂直,并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查验,以保证钻孔垂直度;
3、采用适当直径的钻头,以保证成孔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4、详细记录钻孔过程,精确控制孔深;
5、降水井钻孔过程中,遇易塌孔孔段采取控制浆液法防止孔壁坍,采取保持水头及一定比重泥浆护壁;土钉成孔遇易滞水孔段采用干水泥护壁钻进,防止塌孔现象发生;
6、降水井成井后,采用适宜的浆液进行一定长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的孔壁清洗,以保证井壁的良好透水性;
7、严把钢筋进料关,保证使用产品质量合格的钢材,并做好原材料试验及焊接试验,钢筋吊放到位后,还应做钢筋隐检,并认真填写预、隐检记录;
8、水泥、砂、石、外加剂等进场后必须做原材复试并提供试验报告;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9、土钉注浆后,一定长时间(2小时内)内必须进行二次补浆,以确保锚固段长度; 10、土方开挖时,每30米设置一个观测点,需每日进行监测,数日后若无位移或变化不大,3-7日监测一次,并作好监测记录上报业主及监理部门; 11、预应力锚杆取1%并不少于3根作张拉试验。
12、做好并收集、整理好各种施工原始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记录等原始资料,并做好施工日志。
四、冬季施工措施
1.在土方开挖边坡后,如不能及时喷射混凝土,应使用草帘将边坡进行覆盖,防止受冻。 2.选用普通硅酸盐早强水泥,标号PO32.5。
3.砂子、石子、水泥进场后必须使用塑料布覆盖进行保温。 4.喷射混凝土时不许使用含冰屑及雪霜的石子或砂子。 5.施工用石子、砂子及水泥必须经实验室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10
6.喷射混凝土所使用的DF-10外加抗冻粉剂,按照配比掺合量直接撒在水泥里和水泥同时投入使用,应设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7.本工程喷射混凝土采用负温养护法,喷射完的混凝土面应采用塑料布、草帘子覆盖加以保温。
8.管线进行保温处理,水管、浆管用后将水控干,以防冻涨。 9.施工通道不得积水,现场结冰处铺砂石处理 10.施工过程中及时向工人发放防冻劳保用品。
11.现场施工时每工作班且少于100m3砼留二组(100×100×100)、二组(150×150×150)砼试块,并做好砼试块制作记录和试块的现场养护
五、基坑监测
根据土方开挖进度情况,确定何时进行测试。一般应在土方开挖之前,进行第一次测试,第一次测试的结果作为位移初值(即此时认为位移为零)。此后,等土方开挖开始后,应每隔2~3天测试一遍,根据测试结果,如发现位移变化明显,应加密测试;如位移变化微小,可减小测试的密度。
观测终结:当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连续测量3~5次,如达变形稳定,可终止测试。 采用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尤其是为掌握土钉墙的位移规律,特别是监测土钉墙随土方开挖的水平位移情况,以确保土钉墙的安全、正常工作以及当发现水平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预报以便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应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方案如下:
1、观测点的布置:在土钉墙及桩顶连梁上每隔30m布置一个点。 2、观测精度要求:
满足国家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水平误差控制<1.0mm 垂直误差控制<1.0mm 3、观测时间的确定:
(1)基坑开挖每一步都应作基坑变形观测
(2)观测时间间隔每两天一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基坑开挖完7天后, 可由每两天一次到
4天一次,15天后每周观测一次。 4、场地查勘与记录:
11
(1)施工前对原场地进行全面调查, 查清有无原始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 照相存档。 (2)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并绘制沉降与位移曲线。 5、注意事项
(1)每次观测应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 (2)观测其间使用一种仪器,一个人操作,不能更换。
(3)加强对基坑各侧沉降,变形观测,特别对有地下管线的各边坡可进行重点观测。 监测点平面布置见附图6
六、特殊情况的处理
1、遇土层较松散时,采取先喷射一层砼再成孔的施工工艺。 2、下部砂卵石若无法成孔,采取打入锚管或自钻式锚杆的施工工艺。
3、土钉成孔时若出现塌孔、缩径,必须在下钢筋时将注浆管绑在钢筋端部进行注浆。
第八章 安全文明施工
一、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保证体系
以项目经理为首,由安全、工程、技术质量、安装、行政和基层专职安全员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保证体系,建立项目经理部安全工作组,领导和组织实施安全工作。
2.分析安全难点, 确保安全管理重点
在每个施工阶段开始之前,分析该阶段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施工方法、预测施工安全难点和事故隐患,确定管理点和预防控制措施。
(1)在土方施工阶段,边坡的防塌是难点,除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良好的施工质量外,还应派专人进行位移检测,并做出切实可靠的安全程度评估;
(2)现场电气设备均作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线采用三相五线制; (3)总包负责在基坑边用架杆搭设一米高防护围栏;
(4)锚杆注浆前要检查注浆管及接头绑扎是否牢固,防止漏浆喷射伤人;
(5)已挖完的基槽, 在雨后要仔细观察土壤情况, 如发现有裂缝、鼓包、滑动等现象,要及时排除险情后方可施工;
(6)工人上下基坑要走人行安全通道。
12
3.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及北京市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条例及办法;
(2)制订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如: 基坑防护标准,各类洞口及临边地带的防护标准,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标准,各类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安全防护标准,施工现场消防工作管理标准等;
(3)建立严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坚持入场教育、坚持每周按班组召开安全工作教育研讨会,增强安全意识,使安全工作落到广大群众基础上;
(4)编制安全措施,设计和购置安全设施;
(5)强化安全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文字交底,双方认可,坚持特殊工种持安全操作证上岗制度等;
(6)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二、文明施工措施
1、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做到计划用料,使现场材料堆放降到最低值,保证场内道路通畅;
2、运输散装材料时,车厢后封闭,避免撒落,料车离场前,派人用水将料槽及车身、轮胎冲洗干净;
3、建立有效的排污设施、二级沉淀池,保证现场和周围环境整洁文明; 4、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采用低噪音施工机械设备,减少噪音扰民; 5、夜间灯具集中照射,避免灯光扰民;
6、工人宿舍专人或轮流卫生值日,确保室内外整洁、卫生, 工地厕所专人清扫。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