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实施的是审慎监管制度,是以( )标准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主张充分利用市场约束的力量。
A.流动比率 B.资本充足率 C.次级债比率 D.核心资本率
5.2003年3月,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又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批准,国务院决定设立( )。
A.证监会 B.保监会 C.银监会 D.资产管理公司 6.在下列国家中,目前实行集中监管体制的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新加坡 D.日本
7.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 )为基本形式的金融监管制度。 A.内部控制 B.内部稽核 C.外部控制 D.外部监督 8.中国分业监管体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的成立。 A.保监会 B.证监会 C.银监会 D.发改委
三、多项选择题
1.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有( )。
A.社会利益论 B.金融风险论 C.保护债权论 D.社会选择论 E.自律效应论
2.西方国家统称为金融监管的“三道防线”是指( )。
A.预防性管理 B.市场准入 C.存款保险制度 D.紧急救援 E.准备金管理
3.监管机构按其设立方式划分,大致可区分为( )。
A.集中监管体制 B.单一监管体制 C. 分业监管体制 D.复合监管体制 E. 多元监管体制
4.巴塞尔委员会于1997年9月公布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其中包括( )。
A.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 B.依法监管原则
C.“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 D.稳健运营与风险预防原则 E.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5.内部控制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
A.组织机构 B.审批原则 C.会计规则 D.“双人原则” E.分离原则
6.目前,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 )。
A.向统一监管体制过渡 B.中央银行的双重职能出现分离 C.金融监管的职能逐渐由专门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来承担 D.金融监管正在从机构监管为主转向功能监管为主
E.金融监管正在从分业监管为主转向功能监管为主 7.近年来,金融监管改革出现了( )等方面的趋势。 A.树立“全面覆盖”的金融监管理念 B.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 C.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
D.强化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 E.降低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
四、判断
1.1863年美国通过了《联邦储备法》,这是美国金融史上第一部管理全国银行业和金融业的法规,标志着美国建立金融监管
体系的开端。( )
2.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是金融市场的自由性,金融市场的失误导致政府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外部监管。( ) 3.金融风险论认为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国家特别需要对该行业进行监管。( ) 4.按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划分,可将金融监管体制分为单一监管体制和多元监管体制。( ) 5.香港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集中监管体制。( )
6.金融监管保护债权论认为,为了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需要进行金融监管。( ) 7.目前,实行集中监管体制的国家有德国、瑞士、新西兰、韩国、中国等。 ( )
8.金融全球化是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在驱动。( ) 五、简答题
1.什么是金融监管?其必要性何在? 2.简述金融监管的各种理论。
3.试比较集中监管体制和分业监管体制的异同。 4.国际金融监管的调整表现在哪些方面? 5.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6.简述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 六、论述题
试析国内外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第十章 金融危机处理
一、 名词解释
1.金融危机 2.货币危机 3.银行危机 4.债务危机 5.系统性金融危机 6. 金融创新 7. 泡沫经济 二、 单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关注金融稳定并将其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之一与中央银行的(A.发行的银行 B.最后贷款人 C.政府的银行 D.银行的银行 2.金融稳定性评估框架中( )是核心部分。
A. 当前金融市场条件的监督 B. 宏观金融联动效应监督 C. 宏观审慎监督 D. 宏观经济状况的监督 3.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起源是( )
A.通货膨胀 B.财政赤字 C.次贷危机 D.国际投机 4.以下国际货币制度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牙买加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金本位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国际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金本位制、牙买加体系 D.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5.以下陷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是( )
A.英国 B.葡萄牙 C.法国 D.德国 6. 以下哪个不是金融危机的应急管理( )
A. 提高透明度和估值水平 B. 最后贷款人制度 C. 汇率和股市稳定制度 D. 采取冲销政策回笼货币
三、 多项选择题
1.金融稳定的“三根主要支柱”包括( )。
)地位有关。A.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 B.市场主体的适应性 C.市场交易和秩序的稳健性 D.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体制 E.健全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2.IMF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框架下的金融稳定评估,通常采用的三种分析工具有( )。 A. 宏观审慎监督 B. 金融稳健指标 C. 压力测试 D. 标准与准则评估 E. 巴塞尔协议
3.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稳定局的主要职责有( )等。 A.评估金融系统风险
B.会同有关部门综合研究金融业改革发展规划 C.研究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协调发展问题 D.参与有关机构市场退出的清算或重组工作 E.负责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测 4. 属于20世纪的金融危机有()
A.亚洲金融危机 B.墨西哥金融危机 C.美国金融大危机 D.阿根廷金融危机 E. 全球金融危机
5.《区域金融稳定报告》中各项指标包括( )。
A.金融发展情况指标 B.银行类金融机构监测指标 C.证券类金融机构监测指标 D.保险类金融机构监测指标 E. 金融市场监测指标
6.下列属于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表现的有()
A.通货膨胀率上升 B.资产价格缩水 C.失业率上升 D.贫困问题恶化 E. 社会发展指标上升
四、 判断且改错
1.因为金融稳定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及方式作用金融机构、市场和实体经济才能实现,所以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全局性的特征。( )
2.金融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稳定是确保一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基础。( )
3.金融稳定的基本制度框架可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宏观经济因素、金融调控与监管、市场支持保障和金融风险处置等五个方面。( )
4.亚洲金融危机中港币收到国际投机的冲击是因为其实行的是清洁浮动汇率制度。( )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在应付各种金融和经济危机中扮演了“危机防范者”、“危机贷款人”和“危机管理者”这三种角色。( )
6.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显示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任何时候都是较好的处理危机的办法。( ) 五、简答题
1.什么是金融稳定?其特征有哪些? 2.金融危机成因理论有哪些? 3.简述金融危机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 4.金融稳定的目标有哪些?
5.为防范金融危机的出现,值得中央银行关注的指标包括哪些? 六、 论述题
试论述我国中央银行职能及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
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等,是金融体系的核心。
2.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建立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4.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并使其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
5.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专门设立专司中央银行的职能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A; 5.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E; 3.ABE; 4.ABCDE; 5.BC;6.BCD; 7.BDE 四、判断且改错 1.对。
2.错。应改为:中央银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统管全国的半官方组织,不直接对企业单位和个人办理日常的存贷款业务。 3.错。应改为:美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4.对。5.对。
6.错。应改为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并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三个方面。其中,决策权是权力的核心,是中央银行权威的象征。 五、简答题
1. 中央银行的产生渠道?
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条渠道:一是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从中央银行产生和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与发展进程看,大体可分为两个基本阶段,各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目前中央银行制度普遍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权力分配结构、内部职能机构和分支机构设置等,是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由一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与管理对中央银行的要求以及历史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机构主要是指最高权力分配状况,通过权力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得以体现。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并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三个方面。其中,决策权是权力的核心,是中央银行权威的象征;执行权是权力的集中体现,包含着许多次级决策权;监督权是对决策和执行权利的约束,是对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的保证。
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是指中央银行总行或总部机关的职能划分及分工。
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是中央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银行全面行使职能和履行规定职责所必需的组织保证。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基本上都设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 3.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有哪些?
虽然目前各国基本上都实行中央银行制度,但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归纳起来,大致有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四类,其中大多数国家采用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并使其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专门设立专司中央银行的职能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建立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4.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1.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3. 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的广泛发展4. 经济发展中凸显新的矛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