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的意思是\黑暗的地方\。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构成半岛地形的主轴。受地形影响,挪威、瑞典两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位置和地形。
(1)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被称为\黑暗的地方\,
从地理角度说明原因。
(2) 分析挪威境内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3) 分析与甲地相比,乙地的气候特点及产生
的原因。
(4) 挪威粮食依赖进口。分析限制挪威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
地处高纬度,有部分地区在北极圈以北,冬半年,夜很长,昼很短,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
从分水岭到海岸线距离短,相对高度大,超过1000米,坡度陡峭;导致挪威的河流短小,落差大,流速快等。
气候特点: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原因:乙地位于背风坡,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
地处高纬度,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夏季温度不高。 【解析】
据图可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极圈穿过,纬度较高,地处高纬度,有部分地区在北极圈以北,冬半年,夜很长,昼很短,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因此被称为\黑暗的地方\。
地形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水系形状。据图可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构成半岛地形的主轴,作为了分水岭,从分水岭到海岸线距离短,相对高度大,超过 1000 米,坡度陡峭;导致挪威的河流短小,落差大,流速快等。
据图可知,甲地处西风带迎风坡,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乙地位于背风坡,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所以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影响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应从气温、降水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挪威地处高纬度,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夏季温度不高。
1. 2. 3. 4. 1. 2.
3. 4.
1
1-11-斯里兰卡
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恶水、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特征。斯里兰卡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成为世界三大产茶区之一。但茶叶生产的波动性也较大。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该国是南亚率先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的国家。下图为斯里兰卡等高线地形图。
1. 据图文资料,分析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6分)
2. 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发展放慢,加之国内环境的不稳定,
使该国的经济发展严重受损,请你为该国经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3. 该国的茶叶产量居世界前列,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形
对该国茶叶种植的有利影响。
4. 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指出该国茶叶生产波动性较大的自然原因并提出最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问题②:说明该国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可以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
1) 斯里兰卡北部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中南部海拔躲在 500 米以上,地形主要以平原和山地为主;(2
分)河流大多发源于东南部高地,地势中部偏南较高,四周较低;(2 分)西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东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形比较陡峻。(2 分)
2) 进一步深化经济自由化政策,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利用优势资源发展民族工业;(2 分)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投入,树立品牌意识,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2 分)利用特色的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产业;(2 分)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2 分)
3) 产茶区以山地地形为主,海拔较高,云雾多,利于茶树生长;(2 分)山地地形多地形雨,降水多,
气温湿润且利于排水,适合茶树生长;(2 分)地形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利于茶树采光且减少照晒强度。(2 分)
4) (4) 问题①:热带季风气候不稳定,容易引起旱涝灾害。(2 分)加强水利设施建设。(2 分)
5) 问题②: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有利于保持水土,
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1) 地形特征的的描述主要从地形和地势两大方面进行,具体来讲,地形主要包括地形类型的复杂程度、
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地势则主要涉及地势起伏、海拔高低、地势走向等,结合图示材料可知,斯里兰卡北部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中南部海拔躲在 500 米以上,地形主要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河流大多发源于东南部高地,地势中部偏南较高,四周较低;西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东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形比较陡峻。
2) 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议主要从优势资源的利用、国内劣势须引进国外资源取长补短、特色产业、自主品牌、延伸产业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开放程度等方面进行。结合该国具体情形,可推知答案。
3) 由材料可知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恶水、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特征。结合图示材料及所学知识可
知,产茶区以山地地形为主,海拔较高,云雾多,利于茶树生长;山地地形多地形雨,降水多,气温湿润且利于排水,适合茶树生长;地形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利于茶树采光且减少照晒强度。
4) 对于问题①,该国茶叶生产波动性较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季风气候的不稳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对应的措施应为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对于问题②,该国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可以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从外汇收入增加、就业增加、保持水土等方面进行分析。
1-12-英国
现代的英国是一个风景优美环境优秀,几乎没有任何空气污染的充满田园风光的岛国。同样是这么一个国家,在 60 年前,他们的伦敦还被世界称之为“雾都”。每当秋冬之季,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形成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过的“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1952 年 12 月“伦敦烟雾事件”致 4 天内 4000 人遇难。黑色经典出租车是伦敦的标志。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投资 2.5 亿英镑,为伦敦出租车公司建设一座高技术、现代化的全新工厂,并建立了全新的研发中心,用来生产下一代纯电动及超低排放的伦敦出租车。新车型预计将于 2017 年年底在英国上市,并将在 2018 年登陆国际市场。
(1) 分析伦敦过去成为“雾都”的原因。(8分)
(2) 伦敦现在成功摘掉“雾都”的帽子可能采取了哪些
措施?(8分)
(3) 此次中英合作可谓双赢,请任选一国,分析赢在哪
里?(6分)
答案:(1)伦敦位于大不列颠岛上,四面环海且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水汽充足(2 分);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大量燃煤以及交通尾气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杂质和污染气体(2 分);秋冬季节,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同时来自海上的暖湿气团与岛屿上空较冷的气团相遇, 形成浓浓的海雾和陆雾(2 分);伦敦处于河谷地带,不利于水汽、尘埃和烟雾扩散(2 分)
(2)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大量使用清洁能源;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工业布局,污染大的企业迁出市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绿地,美化环境(答对 4 点得 8 分)
(3)中国:利用当地技术、人才优势,开发全新环保车型;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英国: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任选一国,答对 3 点得 6 分) 【解析】
(1) 伦敦成为“雾都”问题属于污染不扩散问题,答题需要从污染物来源和不易扩散的条件两方面来
考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污染源来自大量的工业排放;不易扩散是因为英国湿润的气候、沿岸洋流影响以及位于泰晤士河河谷,污染物不易扩散。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治理环境污染可从产业结构优化、清洁能源使用、发展公共交通等角度答题。
结合该国具体情形,可推知答案。
(3) 由材料可知中英两国在合作中都会有积极影响,答题角度主要针对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积极
影响即可。
3
1-13-贵州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贵州的少数民族一般都爱择水而居,每一个民族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财富。贵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 1240mm, 降水主要集中在 4-10 月,但是据贵州省山地气候研究所统计,贵州旱灾频繁,缺水严重今年 7 月,遵义市和铜仁市大部、黔东南州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 3-9 成,出现大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下图为贵州省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 结合图文材料,简要描述贵州省的
地理位置特征。
(2) 贵州省年降水总量丰富,但农业缺
水严重,旱灾频繁。分析贵州省旱灾频发的原因。
(3) 贵州地表水资源日益短缺,分析水资源短缺给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
1. 答案:(1)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低纬度地区(或亚热带地区,25°N~28°N 之间);四周与湖南省、广
西、云南、四川和重庆相邻。
2) 贵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下多溶洞,地表水下渗严重,
地表难以储水;地表崎岖,坡度大,水流快,存留时间短;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3) 农作物因缺水枯萎死亡,造成农业减产,甚至绝收;导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耐旱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或:种植业范围缩小,畜牧业范围扩大);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提高了生产成本;加快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解析】
整体分析:贵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短缺。地表径流流速快,存留时间短。地表水短缺影响农业生产,修建水利设施,易增加生产成本。
1) 根据经纬度,贵州位于 25°N~28°N 之间,处于亚热带地区。从相对位置看,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
四周与湖南省、广西、云南、四川和重庆相邻。
2) 贵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下多
溶洞,地表水下渗严重,降水随地下径流流走,地表难以储水,地表水缺乏。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坡度大,地表径流速度快,在地表存留时间短。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3) 贵州地表水资源日益短缺,可能导致农作物因缺水枯萎死亡,造成农业减产,甚至绝收。导致农业产
业结构的调整,耐旱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或是导致种植业范围缩小,畜牧业范围扩大。为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要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提高了生产成本。灌溉水源短 4) 缺,有利于加快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