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行动研究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教师在系统的实验理论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实验中存在的缺陷;
③观察法:利用我校研究制作出的观察表量表对教师课堂实录中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应记录;
○
4调查法:利用纸笔测验和操作技能检测等手段调查对学生进行微课实验教学的成效性研究;
⑤案例分析法:结合课堂观察,利用大量的课堂观察实例,进行分析研究,论证、总结微课程下的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
⑥分析对比法:通过对不同班级进行微课及常规实验课课堂观察跟踪比较分析,论证、总结微课程下的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
○7统计法:对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分析和推断。
(2)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8年9月-2019年3月): 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9年4月-2020年12月): ○
1(2019年4月—2019年8月)初期活动: 第一,择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课题,重新规划教学设计等课程材料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操作要点,让操作人员能熟悉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
第二,结合我校微课实验教学的特点,修订我校的研究成果“课
5
堂观察量表”,将其运用于实验教学中学生不同表现的记录和评价;
第三,设计用于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纸笔测验试卷和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活动方案;
2(2019年9月—2020年3月)中期活动: ○
视频录制及编辑。教师分组或组织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生物实验操作的视频录制,并进行后期处理;
3(2020年4月—2020年12月)后期活动: ○
将微课录制与实验教学进行结合,并在选取的实验班和对照班中分别实施“微课实验”与“常规实验”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观察量表和纸笔测试、操作技能检测等方法,通过实践教学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结合观察结果不断改进微课实验教学的模式。
3)总结阶段(2021年1月-2021年4月):
○1总结该课题在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对不足之处加以修正;
○2收集、整理课题结题报告;
○3课堂录像、音频资料等电子材料整理刻录光盘; ○4发表的论文汇编成册。
五、实践研究具体做法:
(1)根据需要,经过全组生物教师的共同商讨,择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课题,重新规划教学设计等课程材料,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操作要点,让任课教师熟悉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并撰写微课脚本设计;结合我校微课实验教学的特点,修订我校的研究成果
6
“课堂观察量表”,将其运用于实验教学中学生不同表现的记录和评价;设计用于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纸笔测验试卷和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活动方案;
(2)准备实验,拍摄视频。在实验拍摄前,教师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课前教师先与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实验操作过程等。实验过程需要拍摄记录,实验操作者应该注意自己的规范操作问题:教师课前可与部分学生完成该实验,并指导规范其实验操作,为视频录制做好准备。实验操作者可为学生或教师。一般来说,学生作为拍摄对象,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兴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紧张等原因导致拍摄效果较差,因此需多拍几次,挑选最好的一组视频进行备用。视频的后期处理中加入配音和文字,使视频更加直观。
(3)将微课录制与实验教学进行结合,并在选取的实验班和对照班中分别实施“微课实验”与“常规实验”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观察量表和纸笔测试、操作技能检测等方法,通过实践教学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结合观察结果不断改进微课实验教学的模式。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研究的价值
针对初中生物实验微课课题的研究方兴未已,涉及到微课的教学设计、学习任务清单和实验报告单的设计、微课视频的录制、“微
7
课实验”与“常规实验”两种教学模式的对照、采用课堂观察量表、纸笔测试和操作技能检测多种评价手段等方面。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激发了参与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增进了教师间、师生间的合作,增强了实验教学的研究能力,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初中生物实验的有效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前可以从容地反复观看实验微课视频,自行调节视频播放速度,还能登陆“同步实验室”模拟实验,明显缩短了实验课上教师讲解的时间,延长学生动手操作及思考的时间,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实验操作也更加规范了,实验的成功几率必然也较大提高了。通过公开课和讲座,推广微课程实验教学的模式,进行资源共享,更多的教师了解并在参与基于微课程的实验教学,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始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进行实施,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在领悟新课改理念上、学习方式的理解上、把握学习方式的实施策略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课题研究上从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时计划、课堂教学的实验操作、教学案例撰写等方面加强了教师的培训,紧紧抓住以“微课”为主题的实验教学,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中学生物实验可以分为三类,演示实验、验证实验和探究实验,不同的实验类型,对于微课的设计要求是不同的,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积极开发与利用。
微课可以将教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加工,拍成微型视频。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课前反复学习,具有个性化教学的特性。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微课,将原本应该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及其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