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锅炉、供热管网技术标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0:35: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1)发现火灾、爆炸事故时,发现人员要及时向消防领导小组报警,并讲明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地点、燃烧(爆炸)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电话等等详细情况。

(2)消防领导小组接到电话报警后,接报人员要立即通知义务消防队员赶赴火场,拨打“119”报警电话报警并指派专人到路口迎接消防队,同时通知有关部门立即切断火场电源,通知医务室派出医生一起赶赴火场并做好准备抢救受伤人员工作。消防队员接报后应立即戴好安全帽及其他防护用具、消防器材等赶赴火场。

(3)火灾较大时要立即成立灭火指挥部,下设灭火作战组、抢救疏散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一般火灾时可不成立,但均要设灭火总指挥。

(4)灭火作战组负责扑救火灾。抢救疏散组负责抢救被困人员及贵重物资,在人员集中的场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疏散人员,抢险救灾按照“先人员,后物资,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抢险人员要戴齐防护用具,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消防领导小组负责火灾现场及周围的安全保卫、危险区警戒、交通管制等任务,对现场抢救出的人、财、物进行管理和疏散,预防破坏、哄抢、盗窃等案件的发生,扑救过程中及扑救工作结束后对火灾现场加以保护。

(6)后勤保障组负责火场上器材装备、供水排水、供电照明、运输工具、食品衣物等灭火工作所需的各种物资供应保障工作。

(7)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火场上各种受伤人员的抢救、医治、转移工作,并协助做好防中毒、防中暑等防护工作。

(8)灭火总指挥应佩带明显的标志,各级指挥员宜佩带不同的标志以利分辨。扑救火灾在灭火总指挥的领导下统一进行,各灭火队伍由灭火总指挥统一调度,“119”消防队到达后由灭火总指挥向其汇报火灾情况,火场交由“119”消防队统一指挥。

(9)在灭火总指挥的统一调度下,首先要迅速查明火场情况、燃烧物质及周围的情况,特别是有无剧毒、爆炸等危险品、火势大小、烟雾大小、有无毒性气体、火场电源是否切断等内容,查明后义务消防队按照日常演练及分工,由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第一、分清主次、快速准确”的扑救原则,针对不同的燃烧物质,采用“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抑制灭火法”等方法组织扑救火灾,灭火时要加强个人防护意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各类火灾的具体灭火方法如附表。

(10)火场有有毒气体时,要迅速查明火场上毒气的性质、扩散范围、来源和数量,依此为依据来决定能否在佩戴防毒面具和防护用

具的情况下,安全地出入火场进行各种扑救工作。

(11)对泄毒口要做“关堵”处理(关闭阀门、堵塞洞)以切断毒气来源。

(12)对已弥散在火场周围的毒气进行通风驱散或用雾状水流令可溶于水的毒气溶解,降低空气中的毒气含量。

(13)针对毒气对人身的特殊毒害作用,调集医疗等有关队伍协同作战,做好预防和救护工作。

(14)根据有毒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避免实施无效扑救或造成“火上浇油”的后果。

(15)火灾扑灭之后,应清洗参战工具,并对参战人员进行体检,消除余毒,减少后患。

(16)当爆炸物品着火或火场上有爆炸物品时,要及时疏散并冷却爆炸物品,疏散时要防止摔、掷、抛、拖拉。对于爆炸物品的燃烧,可用水扑救,但应注意避免强大水流的冲击。对于可燃气体、粉尘可用喷雾水流和采取通风稀释的方法,要避免用直流水枪冲击和人力扑打,防止粉尘飞扬,发生爆炸。

(17)火灾扑灭后由消防领导小组和安全员共同组织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并提

出处理意见。各类火灾的灭火方案见下表。 火灾类别 易燃物类别 适用的灭火器材/灭注意事项 火步骤 A类:固体棉、麻、纸张、水、泡沫、干粉、二与火源点保持足物质火灾 木材 氧化碳 够的距离 B类:液体汽油、煤油、一般用泡沫、干粉等禁止使用高压 和可熔化的柴油、原油、灭火剂、 直流水枪直接 固体物质火油漆、甲醇、 二氧化碳适宜小范围灭火,可以使用灾 乙醇、沥青、油类火灾 喷雾水枪扑救。电石、石蜡 泡沫扑救容器内的易扑救时要保持足够距离 燃可燃液体火灾 酒精等醇类火灾要使用抗溶性泡沫 砂土适宜扑救沥青和地面上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火灾 C类:气体煤气、天然先将气体输送阀门或戴好防护用具,火灾 气、 管道关死,截断气源,防止烫伤、中毒断绝气体来源,进行等 冷却灭火, (二)抵抗风险的措施 1、风险防范的原则

一个企业能够有效控制风险的能力直接体现出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对项目部风险的防范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权益。

所以必须建立高效率的风险管理系统,强化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感,尽可能在企业形象、权益将受到损害时,将风险消灭或遏止在萌芽状态,以控制风险的发展,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公司风险防范原则是:预防为主,防(范)管(理)结合。

2、抵抗风险的措施

风险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协作。

(1)质量风险控制

1)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这是保证质量、规避责任风险的基础。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积极稳妥地执行ISO9001标准,建立健全各种岗位责任和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工序质量,严格按设计图纸、有关标准和规范组织施工。

3)质量风险控制

A确定项目质量目标。

B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应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且应体现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质量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

C实施项目质量计划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组织图纸会审,确立好合适的分承包方和供方,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培训等;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加强技术交底、工程测量,把好材料的质量关,科学选择和使用机械设备,严格工序控制,强化特殊过程控制,妥善保护好各类成品和半成品;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2)施工人员安全风险的防范

1)安全风险防范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管理与自律并重;强制与引导并重;治标与治本并重;现场管理与制度管理并重。

2)安全风险控制

A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B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必须按公司要求进行审批。

C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三级教育和班前交流等,

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安全防范能力。

D加强对分包方的安全管理,对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实行监督、抵制和检举制度。

E大型机械设备必须由有专业资质的分包方进行安装、拆卸和顶升。

F按制度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限时强制性进行整改。

G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法违纪行为。 H对安全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I根据公司工程管理事故处理的流程进行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在事故处理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公司的利益。

J按《建筑法》要求对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3)工期延误风险防范

1)在工程计划中留有余地,使工期有一定弹性,提高抗延误能力。

2)加强与业主、设计院、材料供应商等的日常联系沟通,尽力消除各方可能造成工期延误的隐患,特别是努力避免关键线路工作停工。

3)如出现关键线路延误则必须加大人员、材料、机械投入,把工期抢回来。

(4)材料供应风险防范

1)我公司与多家建筑材料供应商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按ISO9001的要求作为合格分承包方进入了我公司的客户档案。需要时可以随时联系,简化其中一些手续,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

2)设专职的材料调度员负责材料调运工作,配备充足的车辆进行材料运输。

3)加大材料采、运管理力度,材料按计划提前进场,限料领用,避免发生缺料停工现象。

(5)资金风险防范

我公司具有良好的资金信誉和履约能力,资金状况良好、稳定,公司执行专款专用政策,如果工程款滞后,我公司也完全有能力抽取相应的资金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十二、对总包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

(一)对总包管理的认识 1、施工总承包管理的原则

在总承包管理中,无论是在选择材料、管理分包商,还是在“公正”施工管理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问题,都以业主利益、工程利益原则 为重,以确保整个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顺利进行。 “科学”总承包管理涉及环节多、方面广,以严谨的态度,借助科学、原则 先进的方法、手段进行管理协调。 “统一”总承包方将所有分包商纳入其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组织、统原则 一控制、统一协调、统一管理。 “控制”在总承包管理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控制手段,对分包商进行原则 监督控制,确保控制原则得到落实和执行。 “协调”管理是施工总承包的主要手段,“协调”能力是总承“协调”包管理水平、经验的具体体现。只有把协调工作作好,整个原则 工程才能顺利完成。 2、对施工总承包管理的理解 总承包管理是施工阶段对业主负总责的项目管理,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包括施工总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总包对分包实行统一指挥、协调、管理和监督,分包企业按照专业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

搜索更多关于: 锅炉、供热管网技术标 - 图文 的文档
锅炉、供热管网技术标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fqzk8ccbe7f2vc1ug26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