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17:18: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正确; 故选B.

该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

标点的种类较多,知道各种标点的作用是做题的关键. 6. A正确

B有误,“怡然不动”应为“佁然不动”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判断古诗文默写的正误.

该题要求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漏、添字的情况.

7. 答案:①狐裘不暖锦衾薄(重点字:裘、衾) ②山气日夕佳

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④山河破碎风飘絮 ⑤自缘身在最高层

⑥黯乡魂(重点字:黯) ⑦宠辱偕忘(重点字:偕) ⑧负箧曳屣(重点字:箧、屣) ⑨泉香而酒洌(重点字:洌)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学生首先需要对考纲范围内的古诗文熟读成诵,能根据上下句填空;能根据要求进行理解性默写;能联系实际进行恰当运用;准确无误的书写

8. (1)本题考查的是引用诗句的作用.引用诗句能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或引出文章的写作对象,印证深化文章的主旨.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领起全篇,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引用“黄金易得,韶光难留”时间宝贵,尤其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强调除夕这一天的时间宝贵,增加文章的文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2)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噼噼啪啪点响鞭炮”是环境描写,渲染夜幕降临,各家各户开始夜饭,共渡除夕,迎接新年的温馨气氛,烘托了“我”此时急切的心情.

(3)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准确理解文章的前提下,结合选项仔细对比作答,注意生活常识和过于绝对化、片面化的说法一般都是错误的.D项“世界上唯有中国有一亿人同时返乡,在除夕那天赶回家,就是为了美美地吃上一顿年夜饭”,“就是为了美美地吃上一顿年夜饭”的说法过于肤浅,因为人们是为了团圆.故选:D

答案

(1)引用古诗词,强调除夕这一天的时间宝贵,增加文章的文采.

(2)环境描写,渲染夜幕降临,各家各户开始夜饭,共渡除夕,迎接新年的温馨气氛,烘托了“我”此时急切的心情. (3)D

第9页,共12页

本文通过记叙除夕时万家团圆,让我想起过去除夕时我出去买酒,已经收摊的老人痛快的把酒卖给我的往事,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不是为了那一顿鸡鸭鱼肉的年夜饭,而是团圆,是中国人用共同的理想创造出来的现实,并以各自的努力实现的现实.

第(2)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9. 本文通过记叙我中学时没有踏实学习,林老师给我敲响了警钟,让我珍惜自己的才华,林老师在我心目中像星星一样明亮,引导着我,表达了我对林老师的敬爱之情.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10. 该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也可跨越时空.

【审题立意】题目为“有你们,真好”,里面的关键词语是“你们”,这里的“你们”可以有影响、体会我的人,也就是在某人或者某物的影响下,我的想法或者做法的改变,里面还有一个词语“真好”,也就是暗含一个时间跨度加大的时间段,不能仅仅写一个场面,写作时要注意以上的几个问题.

【思路点拨】“有你们真好”,这里的你,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也可以是一种情感,如父爱、母爱、友谊等,也可以是跨越历史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也可以是物,如诗歌、词、书籍、玩具等.

【文体选择】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记叙文写起来难度较小.

【例文点评】文章的主体部分有很多的细节描写,增加了文章的文采,同时也使文章生动了很多.最后一段收回到主题,文章描写细致生动、文笔优美,中心明确,开头流畅自然,结尾简练、感人,令人愿读、爱读,不失为一篇佳作.

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11. 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

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大雁”一般为思乡之情,“燕子”为对新春的赞美、春天的活力和生机等,“鹤”为品格高洁、生活闲适,“鹧鸪”为思乡念亲,“鸳鸯”为甜蜜、幸福、美满等.

示例:燕子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读到了燕子的勤劳,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答此题,考生在重视句式相同的同时,尤其注意仿写句的语意,要与整句风格相融合,不能太生硬.

12. (1)诗人未正面叙述自己“二十三年”遭受的辛酸与苦痛,而是选择“凄凉地”、“弃置身”这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渲染贬谪之地的荒凉孤苦,反而取得了更好的表达效果.

(2)体味全诗表达的情感要抓住颔联进行鉴赏,颔联以“沉舟”、“病树”喻困难挫折,与“千帆过”、“万木春”形成对比,诗句中并没有表露出较多的怨尤,反而表现的是一种对世事变迁和潮起潮落的豁达开朗. 答案:(1)“凄凉地” “弃置身”.

(2)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意近即可,2分)

译文: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第10页,共12页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把握关键词“弃置身”、“烂柯人”、“万木春”、“长精神”,就能体味作者振作、达观的心境.

13.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披:分散.

②句意: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劲:猛、强有力 ③句意:而此地正好离我近.适:正好

(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虚词的意思,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

A句意:不会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以:因为.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以:把 B句意:身着艳装骑驴的.而:表并列.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而:表顺接

C句意: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之:的.可是我独独喜爱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之:用语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句意:刮起就飞沙走石.则:就.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则:就 故选:D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膏:肥沃.

句意: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

②重点词有:虽:虽然;茗:茶.蹇,这里指驴 句意:游人虽然还不旺盛,(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 A正确

B有误,“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不正确,作者游历满井所看到的早春景色,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作者厌恶官场生活,亲近大自然的情怀.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对内容加以概括,抓住里面描写的景物来概括. 答案:(1)①开、分散 ②猛、强有力 ③正好 (2)D

(3)①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②游人虽然还不旺盛,(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4)B

(5)写春水;写春山;写春柳;最后写春苗.

第11页,共12页

参考译文: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波光才刚刚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样子,好像明镜新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光亮,(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髻寰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旺盛,(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然而走路就汗流浃背.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一切动物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曾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不会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能无拘无束潇洒在山石草木之间游玩的,恐怕只这个职位了.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述?(这是)明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啊.

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还要用现代汉语准确的翻译文章;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14. (1)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文学常识的内容,平时的积累对做好这类题非常关键. (2)本题考查的是名著《名人传》的内容,平时阅读多注意,多思考,注意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评价. 答案:(1)韩愈 柳宗元

(2)贝多芬 不卑不亢、不事权贵、叛逆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学常识和名著.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内容,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做出选择.

第12页,共12页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ft0a1nkz00daes3y3831emx02sb8q00vq3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