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都有误的一组是( )
A.开拓 悲恸(tòng) 恬静 面面相觑(qù ) B.喷嚏 孕(yùn)育 萌发 海市蜃(shèn)楼 C.奚落 顷(qǐng)刻 跻进 风雪载(zài)途 D.慷概 蒙(méng)骗 逾越 销声匿 (nì )迹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只身闯大漠,走戈壁,爬高山, 大河,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 ②一颗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顷刻间,蚂蚁全 了。 ③显微镜使人们见到了秋毫之 ,天体之宏大。
A. 趟 逃散 微末 B.涉 逃散 微末 C. 涉 逃跑 微末 D. 涉 逃散 微小 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金陵十三钗》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电影,张艺谋首次尝试拍摄战争场面。 B.中国经济5年之内将转入中速增长期,增长速度将由10%左右回落到大约6%-7%左右。 C. 2009年、2010年中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D. 中国散打名将上官鹏飞在海口功夫王赛事中遭对手重击,12月12日上午不幸身亡。 4.将“不久,布谷鸟也来了。”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A)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B)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C)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D)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冬虫夏草
①不是什么幼虫都能成为冬虫夏草菌的寄生体。
②小虫活动的天空是如此高阔,土地是如此辽远,小虫更是如此之多,何以冬虫夏草菌偏要选择蝙蝠蛾幼虫作为寄生体呢?选菜青虫就不行吗?——其形象并不怎么高
雅,但毕竟还是虫,还能够化蝶,翩翩然上下,亦虚亦实,恍兮惚兮,饶有诗意的。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菌的“培养体”,是被宠幸还是命运的安排?
③也不是任何真菌都能生长在蝙蝠蛾幼虫的身体里。
④我们比较熟悉的真菌如蘑菇、霉菌,还有酵母菌等,谁也不会想到要深入如此逼仄、窄小的“虫体环境”。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体内,也不一定是出于什么冤家路窄。我想,一开始也可能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只是这种偶然多了,才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最后形成如此特定的自然选择。
⑤寒冬是萌生冬虫夏草的季节。雪野洁白,四野寂静,千山鸟飞绝,野渡雪自白。这样的日子,蝙蝠蛾幼虫只能躲藏在寒冷的泥土里,随着体质的下降,冬虫夏草菌终于强行钻入它的身体,吸取体内的营养,在体内萌发菌丝体。经过隆冬到初夏漫长的日子,可怜的幼虫终于被“吃”得只剩下一袭皮,皮中全是密密实实的菌丝体(菌核)。进入盛夏,菌核茁壮成长,不久,便从“虫”嘴巴那头伸出一根中间肥两头略尖、表面上生着一些小球体、里面隐藏着不少冬虫夏草后代(子囊孢子)的棒子。这棒子窜出泥土以后,怎么看都像夏天的草叶。
⑥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
⑦江南烟雨,天潮潮地湿湿,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岭南天气,风热温湿,也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根据科学考察,冬虫夏草只适合生长在我国四川、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一带森林草甸或草坪上。想来,这真使经济至上的尘世短了不少冬虫夏草的产量。
⑧成为冬虫夏草绝不是菌的美德,而是菌的鸠占鹊巢,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强盗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菌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乃至未来建筑在其他生物的死亡之上,谁能想像得出虫的死亡过程有多痛苦? ⑨世上不是有“披着羊皮的狼”吗?我以为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友人从西藏归来,带给我一小包冬虫夏草,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冬虫夏草,因为是从生态环境最好的西藏出产的。我想,迄今为止,人类的所谓生态学观念,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对于蝙蝠蛾幼虫来说,即便生活在西藏那样的土地上,生态环境也未必能说是好。
⑩冬虫夏草使菌的身价得了道升了天。冬虫夏草入药,性温味甘,极具补肺益肾功能。优质的冬虫夏草,药店已售数万余元一斤。 ?在地球村,新的冬虫夏草依然在产生??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冬虫夏草形成必要条件的一项是( )
A.蝙蝠蛾幼虫 B.冬虫夏草菌; C.适宜的生长环境。 D.良好的生态环境。 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寒冬是萌生冬虫夏草的季节。因为只能躲藏在寒冷泥土里的蝙蝠蛾幼虫体质下降,冬虫夏草菌便能强行钻入它的身体,
B.冬虫夏草是这样形成的:冬虫夏草菌在蝙蝠蛾幼虫体内吸取其营养,萌发菌丝体,最终,蝙蝠蛾幼虫皮中全是密密实实的菌丝体。
C.冬虫夏草若夏天不摘取,到冬天又会变成虫。
D.冬虫夏草是“披着虫皮的狼”,意思是说,冬虫夏草表面上看起来是蝙蝠蛾幼虫,其实是菌的鸠占鹊巢。
7.下面句子不属于生动说明的一项是( ) A.冬虫夏草使菌的身价得了道升了天。
B.冬虫夏草入药,性温味甘,极具补肺益肾功能。优质的冬虫夏草,药店已售数万余元一斤。
C.江南烟雨,天潮潮地湿湿,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
D.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强盗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吏白州 白:报告 .B.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即:靠近 .C.市者良久计曰 计:考虑 .D.虽疮手勿惮 疮:疮口 .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吏护还之乡
A.吾欲之南海 B.蜀之鄙有二僧 ..C.人之立志 D.诸儿竞走取之 ..10.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寄不肯为“小吏”,被护送还乡,表现了他纯朴憨厚的性格。
B.写“乡之行劫缚者”对区寄的畏惧行为,从侧面表现了区寄的勇敢无畏。 C.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后,“愿以闻于官”,表现了他很有心计,而且知事明理。 D.区寄在自救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沉着镇定,机智勇敢,纯朴憨厚。
第Ⅱ卷(非选择题 90分) 四、(14分)
11.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2)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12.在下面横线处根据提示填写诗句。(8分,每空2分)
(1)数声风笛离亭晚,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后长江两岸壮丽辽阔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喜悦开朗的心情。这两句诗是: ,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父亲的梨树
胥雅月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是院里梨树上的梨子熟了,摘点儿进城吃。还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他早送梨进城了。
②听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回答他,等休息时抽空回家。可我心里却想着,回家特意摘些梨进城,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妻一听父亲电话里如此说,更是不以为然,帮我算起账来,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到几十斤梨。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水济济的。因而,我没把父亲的电话放在心上,自顾忙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