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引言
随着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家长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时期所产生的重要作用,4-6岁是幼儿学习音乐的黄金阶段,在这个时期学习听音,可以练成固定音高,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可以使幼儿在音乐的学习中自然地熏陶,领悟音乐的美,进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2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2.1幼儿音乐教育有助于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挖掘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一种艺术,它在表现人们内心的情感感情变化和心理变化有较好的效果,幼儿聆听音乐、演唱音乐并表达出来,对幼儿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可以使幼儿的情感更好地激发出来,这种情感正是幼儿智力的提高,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2.2幼儿音乐教育有助于幼儿的听力和记忆力更好地发展
装 订 线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一种艺术,同样音乐也是一种听觉艺术,在幼儿欣赏歌曲时会对节奏、音高、音色、强弱上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就有助于幼儿在听觉方面的更好地提高,幼儿在学习歌曲时,要记住歌词和动作,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记忆力得到更好地发展。
2.3幼儿音乐教育可以陶冶情操
幼儿在听到音乐时,会把音乐传进大脑,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可以使幼儿兴奋,幼儿经常欣赏音乐可以受到音乐的熏陶,可以使幼儿心情愉快,可以让他们的内心平静,使幼儿对事物的美感更加的提高。
2.4音乐教育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有了语言才有人们之间内心的活动,因
此在幼儿时期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是很重要的。 幼儿在平时听的一些歌曲和他们自己所学的歌曲逐渐增多时,他们也许会在无意中随意的哼上几句由许多歌曲串在一起的他们自己所编的歌曲,在幼儿演唱自己所创作的歌曲时,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让他们体会语言的快乐,这种快乐的学习,有利于幼儿教学的进行,能更好的帮助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
3 4-6岁幼儿音乐教育现状
3.1 4-6岁幼儿音乐教育有哪些不足
1
浅谈4-6岁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方法
现在流行音乐广泛的流传于世界,幼儿们几乎生活在流行音乐中,他们对那种高雅的、民族的的音乐很难接触到,美好的音乐不能融进幼儿的心里,也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幼儿们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异,在幼儿园中老师往往只重视那些“能歌善舞’的孩子们,而忽视了那些比较平常的孩子,这样打消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打消了孩子们对音乐的积极性,也不能使音乐教育更广泛的传播。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技巧,而忽视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在教学中,模仿性的东西太多,教学教具也比较老套,教学内容比较呆板,不能更好地提高孩子们的兴趣。
家长由于某些因素,对音乐教育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在家庭中还缺乏音乐的氛围,不能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音乐,有的家长只选择自己喜欢的让自己的孩子学,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使孩子们失去学习音乐的信心。
3.2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3.2.1 4-6岁幼儿心理特点
装 订 线
4-6岁幼儿特别容易被新的事物所吸引,他们喜欢东看看,西摸摸,只要新鲜的事物都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唱歌、活动、一些图片等等,但是每个孩子的反应和持续的时间不同,所以在教学中,每次活动都要等孩子们对其有所反应、恰当的时间之后开始进行新的内容。4-6岁儿童对音乐就是一种感觉,最开始学习音乐时,都只是老师自己在唱歌,而孩子们聆听,并试着去积累他们的感觉,直到他们突然开始自己唱歌,所以呢,4-6岁的幼儿应该经常的听音乐,但每次的时间不要太长,听得内容样式要多,内容要丰富。
3.2.2家庭因素
大部分家长在幼儿学习音乐中,仅仅只为孩子投入资金,寻找专业的老师指导,却没有意识到自身在孩子音乐学习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自己没有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于音乐教育,许多家长只是认为在平时听听歌曲就够了,实际上对音乐教育没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不能更好地和孩子进行音乐游戏。
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生活中,家长们都有着各自的兴趣爱好,所以不能很好地去配合孩子的游戏,不能很好地与孩子互动,同时也由于生活压力大,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去培养孩子,有的甚至把孩子全权交给了幼儿园,认为孩子在学校就是全面的教育,所以孩子缺失了家庭教育,对音乐教育更是不了解,没有更好地帮助到孩子的成长。
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孩子游戏和孩子一起听音乐,并根据音乐旋律适当的表演,和孩子一起体会
2
保定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音乐带来的美感,体会音乐带来的乐趣,平时多加强自己的音乐知识,以便更好地辅助孩子,为孩子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3.2.3 学校因素
新的老师经验不足有些新毕业的老师,走上教师的岗位,虽然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但由于他们缺少讲台经验,忽视了孩子现有的水平、兴趣爱好、孩子们的一些特点等方面的认识,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老师应该多和学生们互动,在互动中去了解孩子的兴趣,对每个孩子都更多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去教育孩子,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有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呆板,没有新的创新点,也不敢大胆的创新,在教学上还是老一套。 在教学中,老师要大胆创新,多弄些新鲜好玩的游戏之类的,勾起孩子们的心,让孩子们愿意在参与到其中来,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让他们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欢乐,所带来的美感。
学校音乐教学设备太落后,现在的私立幼儿园越来越多,校长不愿多花钱,所以学校的设备还是多年前的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的教学器材是有限的,所以孩子们学到
装 订 线
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学校要多投资,加强学校的设备,更好地为孩子服务,让孩子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
4 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方法 4.1 视唱练耳的训练
4-6岁是幼儿学习音乐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听音可以练成固定音高,在
这个时期学习可以事半功倍。 4.1.1 听力训练的意义
听是体验音乐必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人是在作曲时或表演时得到的体验,但是大部分还是直接通过听来欣赏音乐,尽管听得方法不同,但是培养听力可以使人富有创造力,使人有感情,让人们感到知足,听力训练,通过手段训练人对音响的表现力,许多人在音乐教学时只注意到技巧,却忽视了听觉的训练,我们要用“耳朵”听自己唱的或演奏的歌曲,通过好的,合格的“音乐的耳朵”去领会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 4.1.2 听力训练的特点
听力训练已经从单纯的音乐音响扩大到了自然界和周边的环境。 孩子们的学习是从熟悉的声音、环境入手,认识并开始学习,这样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他们所要学习的东西更加的容易理解,对于音的听辨,让学生们在自然声响中感受高低音响,并培养他们的洞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3
浅谈4-6岁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方法
音乐的体验需要有身体动作的参与,听力的训练也要有动作的配合,幼儿由于年龄的问题,在上课时,他们的注意力不能太专注,通过身体动作来参与,可以让他们的听觉更加敏锐,更深刻。在教学上,有动作的参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扩展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过去在听力方面常常是先讲后听,讲的多听的少,实际上缺少对听的感受的理解的正确认识,过去的训练多侧重音高、音程以及一些音乐短句的记忆和节奏的训练,现在儿童的听力范围在不断扩大,他们需要通过听来找出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在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所以听力的训练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听辨能力。
新的听力训练方法不仅可以通过身体作出相应的反应,还采用新的手段—图形谱。乐谱是记录音乐的符号,它的目的是对音乐作出更为精确的反应和记忆,但是有许多的声音是乐谱不能反应出来的,而图形符号作为一种新的音乐记录符号,这种符号本身就是由孩子们听到音乐后自己去设计。通过图形谱可以让孩子们直接接
装 订 线
触音乐,让孩子们融入到音乐当中,孩子们听到音乐通过大脑的反应,可以把所听到的画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儿童大脑更快速的发展。 4.1.3听力训练方法 识别音高低
儿童不仅通过语言来表达他们对音高低的识别,他们还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识别音的高低。教师可以用高低不同的音调来给孩子们讲故事、朗诵诗歌或者唱歌,并用手臂的高低位置来配合,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从视觉上和听觉上来感受高低音的区别。开始的时候只需要让孩子们能够识别,然后加上动作,让孩子们来进行模仿,以后孩子们也可以独立的完成。
教师用钢琴弹出高低不同的音高,要求孩子用手臂的抬起或落下来表示它们之间音高的差别,练习时,要求孩子们闭上眼睛,避免同学们的模仿,集中精力仔细聆听,年龄越小,音的间隔应该更大,随着孩子们听力的不断进步,可以慢慢的辨别距离比较近的音程。歌唱儿童歌曲时,孩子们可以通过手臂的运动表示出旋律的走向,加强他们对高低音的理解。
在唱歌或朗诵时,可以使用木偶玩具来表示出高低音的区别。小老鼠和小狗熊、花猫和小鸟等等,用拟人的方法赋予他们高低不同的声音,再高的声调时可以举起木偶,低的声调时可以把木偶放在地上,配合着孩子们的视觉加强孩子们的理解,以后当他们自己玩的时候,他们也会根据不同的音调,手臂做着不同位置的变化。 音的强弱训练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