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年级第一学期知识点4-5单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4:51: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3=30,再6×3

=18,最后算30+18=48,所以16×3=48。) 2、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末尾0的部分先不看,看成

16×3,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0,160末尾有1个0,所以添上1个0得480,所以160×3=480。) 3、 笔算乘法的方法:

(1) 观察横式列竖式:如145×12=

列出竖式,把位数小的写在下面,数位对齐 (2) 个位算起依次乘: 先算145×2得290,因为这里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所以290从个位写起。 再算145×1得145,因为这里的1在十位上, 表示1个十,所以145从十位写起。 (3) 对齐数位再相加:

把前面两步得出的结果按照数位对齐再进行相加,就得到正确的结果啦!

4、 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如160×30=

(1) 先将末尾的0的部分和“非0”部分分别对齐 (2) 用虚线隔开,虚线要往下延长到得数的地方 (3) 把“非0”部分按照原来的方法算出得数 (4) 把末尾的0的部分的0添在得数末尾, 一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最后把虚线擦掉) 想一想:320×50、40×6500该怎么写竖式 5、 数量关系及“复合单位表示法”:P52 关系式: 单价 × 数量 = 总价 所以: 总价 ÷ 数量 = 单价 总价 ÷ 单价 = 数量 关系式: 速度 × 时间 = 路程 所以 路程 ÷ 时间 =速度 路程 ÷ 速度= 时间

每小时行60千米 也可以说成是 速度为60千米/时 读作:60千米每时 每分钟行225米 也可以说成是 速度为225米/分 读作:225米每分

做应用题时应特别注意速度的单位,p55 注意 问题是“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20 ÷ 2 = 60 (千米) 问题是“返回的速度是?”

120 ÷ 2 = 60 (千米/时) 注意问法不一样,单位也不一样 6、 笔算乘法应该注意的要点和步骤: (1) 估算:先估算出大概的答案

(2) 计算:在草稿本或试卷上计算,要注意 “数位对齐”、“满十进一” (3) 验算:如果和估算差距大,或者有时间,一定要用不同的方法验算一下! (4) 检查:看看横式有没有把得数写上,看看末尾的0有没有添够

1 / 5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7、 “买N送一”问题的解决:

例: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P48 解决方法1:先算实际付的钱数: 16×3=48(元) 再算实际得到的棵数: 3+1=4(棵) 接着算平均每棵实际付的钱数: 48÷4=12(元) 最后算每棵便宜的钱数: 16-12=4(元) 解决方法2:先算总共便宜的钱数: 16×1=16(元) 再算总共得到的棵数: 3+1=4(棵) 最后算每棵平均便宜多少钱: 16÷4=4(元) 8、 “够不够”问题的解决:

例1: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元,钱够吗?

计算过程除了应该算出共需多少钱 24×4=96(元) 之外,还应当与带来的钱数进行比较,即 100>96 ,不用带单位但要注意同样单位的才能比较。 例2:小军家距离学校420米,小军上学时平均每分钟走62米,6分钟内他能走到学校吗? 这题一看62不是整十数,当然不会去用除法啦,用我们学过的乘法最简单: 解:62×6=372(米) 372<420 答:6分钟内他不能走到学校。

9、 积的变化规律: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乘以(或除以)几。 如:由8×50=400可以推出以下算式:

10、 乘法估算方法:

一般估算方法:将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四舍五入”成相近的整十、整百数,简化计算

如:32×78≈? 可以将32估算成30,再将78估算成80,最后写出乘积2400。

应用题中的估算:在解决问题中,题目的条件常常会给估算带来限制,要分清什么时候只能估大,什么时候只能估小。

例: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问老师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因为是带钱买票的问题,所以钱一定要带够,只能估大。因为把49估成50已经很好算了,再把104估大差距就更大了,所以只估算49。 提示:估算在应用题中的标志词是“大约”。估算过后不要忘记单位转换,有的应用题算出来数字很大,其实问题的单位已经变了!

2 / 5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上图中a与b互相平行,记作: a // b 读作a平行于b

2、 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

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P57

垂直的标注最重要的就是直角符号,一定要记得标注 a

b

3、 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一定互相平行,这叫做平行

的传递性。

(2) 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也一定互

相平行。——这是画平行线的原理。

4、 画垂线的方法:靠、移、画、验 (一定要看书、操作一下!) P58

3 / 5

搜索更多关于: 四年级第一学期知识点4-5单元 的文档
四年级第一学期知识点4-5单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fw4j1dd6n9mzf00wrvr0a0pl1szli00hf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