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企业财务共同监督体系
第一,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上层经营管理者对下层经营管理者的财务监督体制。具体包括股东大会对董事会、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上层经营管理者对下层经营管理者在成本费用计算、财务收入与支出、薪酬确定与支付、利润计算与核实、财务业绩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制度、监督方式与运行操作方法等。第二,企业下层经营管理者对上层经营管理者、一般员工对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的财务监督体制。从世界各国的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实际情况看,主要是通过工会或派员参与监事会、董事会的形式表现出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对于改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但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提升,更为企业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基于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治理方案,能够形成长期的激励机制,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12
参考文献
[1] 干胜道.所有者财务:一个全新的领域[J].会计研究,1995(06):17-19. [2] 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J].会计研究,2003(10):10-15.
[3] 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2):51-55. [4] 周理.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5. [5] 王艳丽.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9.
[6] 熊霞.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42-43. [7]王丽红.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J].时代金融.2013(12):78-79.
[8] 尹开国,李波.论公司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J].财会月刊.2009(30):16-17. [9]何威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治理——来自联想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J].财务与会.2009(18):26-28.
[10]姬海莉.公司治理、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内部审.2014(07):32-34.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