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验时得到结果如图所示,(F’与A、O共线,A端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用一只簧秤拉时测得的力是_______。
19、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1图象 m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3)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 ②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
20、现用频闪照相方法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周期是0.1s;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s。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m/s。
2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0 0.20 0.28 0. 40 0.52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物块的加速度a=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2
(2)因为 ,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四、计算题
21、如图所示,一物体重力为G=10N,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0.5。今有与水平方向成?=37°的拉力F拉物体匀速前进,求: (1)物体所受拉力F的大小?
(2)物体所受地面支持力N的大小?(sin37°=0.6,cos37°=0.8)
22、如图所示,倾角θ为37°的粗糙斜面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12.5kg的物块,在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从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作用2s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1.2s后,速度减为零,已知F=200 N。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体在斜面上能够通过的路程。
(已知sin37°=0.6,cos37°=0.8,g=10 m/s)
2
23、如图(a)所示,质量m=1 kg的物体沿倾角θ=37°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右,其大小与风速v成正比,比例系数用k表示,物体加速度a与风速v的关系如图(b)所示。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比例系数k。(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
2
答案:
一、(3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题号 选择 1 D 2 B 3 C 4 A 5 D 6 D 7 C 8 A 9 C 10 C
三、作图和实验题 17、略
18、O点,F’, 19、控制变量法 CD
没有平衡摩擦力
20、(1)4.30(或4.29或4.31);(2)物块加速度小于g于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h2
=5.88m/s(或物块加速度小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