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对农村贫困户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0:54: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农村贫困户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黄中改

来源:《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年第10期

【摘要】我国农村贫困户子女的基数庞大,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文章以“对农村贫困户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为题,结合教育实践工作来做一定的分析探讨和总结,以期促进农村贫困户子女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贫困子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在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对农村贫困户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农村贫困户子女在我国学生人数占比中比例很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关乎我国未来社会基础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必须对这样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有足够的重视,广大一线教师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要知行合一,共同给予农村贫困户子女关怀,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全面健康成长。

一、农村贫困户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贫困户子女主观的心理健康状态令人担忧

农村贫困户子女的成长环境大多是父母外出打工,由隔代亲人抚养,在一定程度上因成长过程中缺乏直系亲属的照料关爱以及教育,难免在心理发育和性格养成上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诸如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差,易产生自卑甚至自闭,加之家庭条件的局限,在生活方式和物质精神需要上常常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凡此种种令其滋生过多的焦虑感和对待学习价值真谛的错误理解,更多地对学习持有一种功利性[1],从而导致价值观、人生观等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离,乃至行为和人格上的缺陷。

(二)农村贫困户子女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理念影响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理念对于子女的学习认知来讲,有着直接且持久而又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效果。但由于农村贫困户家庭的生活条件有限,父母的学历认知水平有限,养育子女对他们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养育而不是教育,更别说心理健康层面的教育。这就形成了农村贫困户子女心理健康成长上客观的影响因素,即父母更多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又不在子女身边,导致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烦扰也就无处倾诉,更加容易形成压抑乃至抑郁的心理状态,使其的身心发育受到限制。

对农村贫困户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fzzs6mewm4uc568cqjj1x2cx44e3501ac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