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库
内接线,以减少地下接头。如需在地下做接头的地方,线端应多留出1.0~1.5 M。
线路的始端末端,U形布线的引入引出部分,以及穿越公路、河渠地段,应加装硬质保护管,如水泥管、金属管、硬质塑料管等。
4、回填土
回填土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随排线逐渐进行。待沟下排线人把线排好后,沟上人铲松软细土或细沙压住地埋线,排线人继续向前排线,沟上人继续铲土压线,相互配合。其他人在后面向地沟内填松软细土或细沙0.1~0.2 M。在线路有地下接头的地方,要留一段距离不填土。在U形布线处,要待排线人将线留够长度固定好后再填土。第二步,经复测无问题后,即可将地沟填平。如施工现场附近有水源,最好向地沟内放水,将土夯实。回填土应略高于周围地面。
回填土完毕后,再复测一次绝缘电阻值。将测试的数值做好记录,填入施工记录表中。
5、始末端处理
始端接入配电盘或接线箱电源开关的下端,末端接入负荷开关的上端。开关上的熔丝应按线路实际工作电流及实际负荷选用。始、末端引上引下部分均应穿硬质塑料保护管,地面部分全部套管,地下部分穿管埋深不小于1.0 M。 1.6、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
设备安装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板内所有的预埋管道、铁件及预留孔洞应在浇筑砼前检查无漏无误后方能浇筑砼,要与土建密切配合,服从土建安排。
本次施工将主要依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相关设计规范和厦门市地方标准施工。
A、设备安装工程 1、预留预埋及管路敷设
预留预埋是建筑安装工程重要而关键的一环,要依赖于土建进度-从基础到主体封顶砌体结束,其预埋不仅直接眼影响安装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及有关安装方案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关系到土建工程的工程质量和进度。因此强调预埋管路附设走向、位置、标高必须正确,系统完整,规格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漏埋、错埋,更不任意破坏结构强度。
—
精选文库
现浇筑中预埋管线应在土建底板筋绑扎之后,附加筋绑扎之前进行暗配管路为敷设的原则,不要求横平竖直,只要求管路短,弯头少,以便于穿线。暗配管路的施工程序是:管材选择→管路施工→线路敷设→封口
管路敷设注意事项:
1)、必须保证电线、电缆导管符合规范要求。并进场报验、防腐清楚经检查确认,才能进行配管。
2)、现浇混凝土板内配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上层钢筋绑扎前敷设且经检查确认,才能绑扎上层钢筋。
3)、现浇混凝土墙内的钢筋网片绑扎完成,门窗等位置已放样清楚且经检查确认、才能在墙体内配管。
4)、被隐蔽的导管在隐蔽前检查合格,才能隐蔽。 5)、钢导管管路敷设主要施工工艺:
(1)、金属的导管必须接地或接零可靠,镀锌的钢导管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为截面不小于4平方毫米的铜芯线。
(2)、非镀锌的钢导管连接处的两端焊接跨接接地线,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牢跨接接地线。
(3)、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焊接,以防止焊渣流入管内造成后期穿线时划伤损坏电线、电缆绝缘层。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薄壁钢管接地跨接线可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
(4)、明、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导管可采用壁厚不小于1.5㎜的电线管,钢导管与盒(箱)或设备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暗配的钢导管与盒箱连接右采用焊接连接,焊缝应累计不少于管周长的1/3,管口宜伸入盒(箱)3-5㎜,不能斜插进入。明配或暗配的镀锌导管与盒(箱)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时,外露丝扣为2-3扣。进出灯头盒、开关盒的线管数量不宜超过四根。
室外导管的管口应设在盒、箱内,在落地式配电箱(柜)内而箱(柜)无底
—
精选文库
板时管口设置应高出地面50-80㎜。所有管口在穿线完成后应进行封堵。室内导管进出落地式箱(柜)时敢应高出地面50-80㎜。
③管道的弯曲半径、电线导管的弯曲半径将不小于10D。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将不小于10D。
配管经过伸缩缝时应作补偿装置。 2、防雷与接地的安装:
1)、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C-S接地方式,并采用专用接地线作为设备点的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如实测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增打室外接地极降低接地电阻。
2)、本工程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弱电接地采用一个接地极,施工中要紧密配合土建严格按照图纸将所有接地体牢固地焊为一体。
3)、强电设备采用镀锌扁钢-40*4作为设备保护接地,弱电设备采用电线BV-2*25穿保护管PVC32从接地体引至各设备作为保护接地。
4)、为保证质量,焊接应由焊工操作电工配合。焊接长度为圆钢与圆钢时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扁钢时为扁钢宽度的两倍,且焊接不少于三个棱边;圆钢与扁钢时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必须饱满,无虚焊、漏焊、夹渣气孔等现象。
3、完工调试
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通电试验运行:
电气设备通电试运行:成套配电(控制)柜通用试运行时,电流应正常,各种仪表指示正常;电动机通电运行应检查转向和机械转动是否正常。轴承遇升和机体温升是否符合要求。 1.7、出水口施工
管道出水口做法按照苏S01-2004,采用浆石砌块。出水口的上下游需清淤,清淤范围为出水口二侧。
1、C10砼垫层
基础立模主要为立侧模。模板一律采用钢木组合模。施工时采用顺直度、表
—
精选文库
面平整度、接缝等符合要求的模板。模板安装时纵向按照测量放样的定下的桩号进行立模;横向采用钢筋条固定,增强稳定性;节点处采用木块加固,谨防漏浆。完成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经监理签认后才可浇筑。c10砼基础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
2、C20砼底板
基础立模与垫层立模相同。浇筑前试验人员做好材料检验工作,并做好配合比的初步设计,报监理中心试验室批准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浇筑时,现场测定砂、石料的含水量,调整现场配合比。浇筑砼采用350l搅拌机,严格控制搅拌时间,运送砼采用铁皮翻斗车和滑槽,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能连续作业。砼振捣采用棒式振捣器,振捣做到均匀、充分,施工中,随时取样,做好砼试块。浇筑结束后,用草帘覆盖,由专人负责养护。
3、m7.5浆砌块石墙身
a、石料中部厚度不应小于 200mm;
b、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 c、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m,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
d、砌筑挡土墙应按监理要求收坡或收台。
e、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h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养护时间:水泥砂浆砌体一般为14天,混凝土砌体为21天。
4、 水泥砂浆勾缝防渗
a挡墙迎水面用1:2水泥砂浆勾平缝。
b防渗用砂浆应采用425#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c清缝应在砌筑24h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2倍,勾缝前必须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
d勾缝砂浆必须单独拌制,严禁与砌体砂浆混用。
e当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应刷洗干净,至少用浸湿物覆盖保
—
精选文库
持21天,在养护期间应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避免碰撞和振动。
5、C20砼压顶施工
压顶在施工前应统一测量墙身的标高和线型,必要时在标准允许作微小调
整。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压顶线型的顺畅,防止出水口沉降的影响,压顶浇筑须在回填土结束,墙身沉降稳定后进行。
对压顶砼集中进行施工。浇筑模板采用组合钢模,钢模应平顺、光洁、刚性强,固定钢模的螺栓分上、下两层。施工前检测压顶的轴线、断面尺寸及高程,调整好模板垂直度(包括断面两侧沉降缝与砌体垂直)。浇筑时应注意是否跑模,振捣应适宜,以防止过振造成漏浆。 1.8、冬雨季施工方案 1.8.1、雨季施工措施 1、雨季施工的管理目标
根据本标段工程的特点,雨季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目标主要为以下几点: ⑴ 雨季施工主要以预防为主,采用防雨措施及加强截、排水手段,确保雨季正常的施工生产,不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
⑵ 雨季的重点放在路基填挖、砼的灌注施工,对基坑施工中易出现的土方塌陷,护坡塌方等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大雨后能立即复工。
⑶ 加强信息反馈,确保施工安全,尤其是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受力体系在雨季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2、雨季施工的准备工作
⑴ 技术准备:在雨季的施工组织安排要进行充分的优化组合,对于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或灾害要有充分的对策,雨期前针对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编制《防汛应急预案》,加强对民工、职工的教育管理,充分收集及掌握龙南地区的气象及水文资料,并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获得有关的天气预报资料。准备充足的应急物资,防汛领导小组成员及防汛值班人员要保持警惕,当达到汛情预警值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