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名城。
(二) 基本原则
在文化产业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中要始终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发展导向
贯彻国家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方针,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创新和发展,巩固和提升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利益和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文化需求。
2、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
要研究和遵循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宗旨,努力探索符合文化产业发展一般规律和具有大连特色优势的发展道路。
3、坚持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
文化产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必须搞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统一协调;文化产业发展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文化产业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保证促进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4、坚持以创意创新引领发展
创意和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源泉。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经
10
营业态创新。高度重视和强力激发各类创意的产生和应用,深度开发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
5、坚持资源整合和低碳发展
搞好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加强文化产业的区域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中,要注重对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减少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不良文化传播,实现文化产业的绿色发展。
(三)功能定位
总体定位:全国有鲜明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东北亚文化名城。
1、区域服务功能定位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国际化示范区、全国文化产业重要基地,东北亚文化产业交流中心。 2、文化产业功能定位
大连市最重要的潜导性产业和最基本的城市功能,未来大连市支柱产业和城市软实力的核心产业。 3、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定位
普适化:主要面对城乡居民,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产业,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休闲娱乐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特色化:重点发展具有大连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在影视制作、动漫产业、会展文化、文化旅游、海洋文化、时尚文
11
化等领域打出大连品牌,形成规模优势。
国际化:发挥大连的地缘和文化融合优势,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共同建立产业开发平台,共同开发文化产品,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地区文化产业的聚集区和交流中心。 4、目标市场定位
市域市场:提高文化产业的覆盖功能,主要满足全市城乡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需要;区域市场:提升大连文化产品的辐射能力,开发出一批面向东北、走向全国的文化产品;国际市场:突出大连的区位和文化特色优势,重点开拓东北亚地区文化市场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努力实现如下预期和导向目标:
发展规模目标: 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占大连市GDP的5%;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新闻出版、娱乐演出、节庆展会、文化旅游等六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的60%以上;产业创新目标:“十二五”期间开发文化创新产品200个,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文化创新产品个50个;产业国际化目标:“十二五”期间,引进国(境)外合资合作文化企业120家,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十二五”末期,完成文化产业进出口总值100亿美元;企业发展目标: 2015年,全市文化企业达18000家,其中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外向型文化企业200家。 (五)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12
全市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为一核三区五点。
1、一核
大连主城区(中西沙甘高)为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重点发展新闻媒体、影视制作、动漫游戏、设计广告、研究咨询、文艺演出等产业。
2、三区
旅顺口、金州新区、普湾新区三个重点区域:旅顺口区重点发展人文资源旅游产业、海洋文化产业;金州新区重点发展娱乐表演、设计、文化旅游、新媒体产业等;普湾新区重点培育新的文化产业,成为大连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
3、五点
瓦房店市、庄河市、长海县、长兴岛、花园口。以市县区所在镇为基础,大力发展各市县区的文化产业,提高对辖区内居民的文化服务功能,有重点地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对区外的辐射能力。
三、产业体系和重点领域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出、展览、休闲娱乐、体育、旅游等各个相关领域,横贯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要按照国家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畴的有关规定,不断丰富文化产业的内涵,拓展文化发展空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