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7.2010真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6:21: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这不是理由!”老师反驳,”那张解剖图在黑板上已经好几个月了.”无奈之下,同学们 只好勉强答题.过了一会儿,老师把试卷全部收起,然后尽数撕碎扔到了垃圾桶里.”永远别 忘记”,老师最后严肃地告诫同学们,”你们来学校上学,不仅要掌握老师教给你们的,更要懂得去主动学习老师没有教给你们的知识.”

如果你是这位教师,是否会考“人体骨骼、肌肉名称与部位”这个题目?为什么?这个问题对教育教学工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五、写作(共35分)

“木桶理论”是著名的管理学说,说的是一个企业成就的大小高低,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 块.有人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学校教育管理之中,眼睛始终盯着”学生最短的那块板”.某位 教师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学生身上最长的那块板”才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把你对这 种”反木桶理论”的思考,写成一篇800字左右的论述性文章,题目自拟.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

1.以人为本2.提高3.2006 4.6 5.论语6.笃行 7.长善而救其失者也8.顾问教师计划9.皮亚杰10.学生 11.教师自我效能感12.反思实践性13.协同教学

14.促进儿童身心发展15.教书育人16.意志17.中国互联网 18.中国教育和科研网19.影像20.双向互动 二、选择题

1B 2.A 3. D 4.C 5.C 6.B 7.C 8.C 9.B 10.B 11.B 12.A 13.B 14.D 15.A 16.D 17.D 18.B 19.A 20.C

三、简答题

1.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复式教学、巡回教学、现场教学、协同教学、学 生自学、讨论教学、创意教学等.上述选项任选三种(2分)

涵义、产生时代、优势和缺陷三项各1分.(以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为例) 班级教学:涵义: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编班,以班为单位实施教学. 5

产生年代: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的一些先进学校开始了班级教学的尝试,17世纪捷克 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和吸收了个别先进学校实行的集中教学的经验,并在理论上首次给予 了系统论述.

优势和局限:优势表现为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 神和组织纪律性.局限表现为照顾不到每个学生的特殊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 神.

小组教学:涵义:按学生智力水平或学习成绩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产生年代:19世纪末西方现代教育派针对班级教学不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和局限性,提出 了以班级教学制为基础的能力分组.

优势和局限:优势表现为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 力; 局限表现在很难按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科学地鉴定和划分小组教学,学生、 家长的意愿常 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

个别化教学:涵义: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传授与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产生年代:中国春秋时期的私学、汉代以后的书院的私塾大都采取这种形式. 优势和局限:优势表现在可以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学习需求、能力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局限性表现在不能作为单一的或长期的教学组织形 式,只能是班级教学及其其他形式的有益补充,对大多数中等层次的学生没有必要.

2.意义: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分) 贯彻这一原则要点:

①在尊重信任学生时,坚持严格要求,防止无原则的迁就和放任; 在严格要求学生时,信任 他们的力量和能力.

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原有道德水平提出合理、明确、具体、适度的要求. ③有统一的要求,同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强求一致.(各1分) 3.名称:探究教学.(2分)

特征: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自己找出答案.(1分)

运用要领:①教师提出的问题应针对大多数学生,问题具有启发性,既不能太易又不能太 难,而且必须在适当时刻; 6

②教师必须训练学生具有足以进行提问与讨论的能力.(各1分) 四、论述题 本题可有两种答案

第一种答案:会考”人体骨骼、肌肉名称与部位”这个题目. 为什么?把握”要求主动学习老师没有教给的知识”展开论述(5分)

这个问题对教育教学工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体现”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5分) 第二种答案:不会考”人体骨骼、肌肉名称与部位”这个题目.

为什么?片面理解了”学习主体”的原则,偏离了授课计划的基本要求.(5分) 这个问题对教育教学工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沿着上述思路,可在导致教育教学工作无规 律可循、对学生不尊重忽视学生学习主人、师生共同体等方面展开.(5分)

两种答案皆可,只要把握住”学习主体”这一要点议论,即得分.要点不凸显,酌情扣分. 五、写作

1. 要求:抓住”反木桶理论”,提出自己的正确看法论.文章立意应立在:既要重视学生的 特长教育,又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可以从正面阐述观点,深入分析;也可以从反 面,进行正反对照.说理充分主要体现在既要有理,又要有据.

2010 年青岛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分,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方针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 _____________、提高质量。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提出了儿童认识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认为 12 到 18 岁儿童面临的发展任务是_____________。 人群的智力分布呈_____________。

2. 3. 4. 5. 6. 7. 8. 9.

奥苏贝尔将内驱力分为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_____________。 新课程改革关于课程结构的要求是整体设置_____________的义务教育课程。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_____________为重点的教育。 教师成熟的标志是关注_____________。 7

10. 范例教学程序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 11. 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_____________。 12. 校园文化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 14. 教育的构成部分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 15. 较深不能体罚学生体现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来并把它的标号 写在题后的括号里,本大题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化民成俗,其必有学”出自( A.《学记》 C.《论语 2.英语学得好会帮助法语学习,这是( ) B.《管子》 D.《道德经》 )现象。

A.正迁移 C.垂直迁移 3.“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教育的( A.全民性 C.终身性 4.与杜威的现代教育论观点相反的是( A.赫尔巴特 C.奥苏贝尔 5.学校中的主要工作是( A.教学工作 C.观念教育 6.下列不属于德育原则的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7.《爱弥儿》是( A.裴斯泰洛齐 C.卢梭 )的教育著作。 ) ) )

B.负迁移 D.水平迁移

B.多元性 D.现代化 )的传统教育论。 B.杜威 D.华生 B.环境管理 D.后勤工作

B.知行统一 D.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统一

B.洛克 D.赫尔巴特 )中首先提出的。 B.《孟子》 D.《劝学篇》 ) 8.“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 A.《论语》 C.《学记》

9.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C.社会制度 10.( B.文化传统 D.科技水平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C.教育目的 B.教育政策 D.教育目标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个选项中至少有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来并把它的标 号写在题后的括号里,本大题 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如果发生地震,教师应该( A.组织学生在教室集合 C.组织学生躲在桌子底下 8

搜索更多关于: 2007.2010真题 的文档
2007.2010真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gdet4x9po175ln25rml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