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马河林业局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一、普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关于省林业厅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种质资源库,种植资源库保护区的规定,决定从2010年开始在我局范围内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为搞好普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方面的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二、普查目的和意义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多样性的载体,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制约着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森林资源质量、环境质量、生态建设质量以及生物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战略资源,也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
森工国有林区种质资源丰富,但林木种质资源家底不清,选择范围小,局限性大,严重制约了森工国有林区林业生产的发展,只有通过普查,才能了解掌握森工国有林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重要树种遗传多样性及其维护的现状,普查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建立乌马河局林木种质资源信息库,提高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策略,基因库体系建设方案和技术,实现林木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为乌马河局林木良种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提供技术和物质基础,为生态环境建设及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遗传种质材
1
料。
三、普查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我局专门成立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局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的组织领导,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 普查领导工作小组组成: 组 长:李 光(林业局局长) 副组长:王 春(林业局副局长) 朱景堂(林业局副局长) 成 员:岳 宝(生产营林科科长) 孙林义(财务科科长) 孙 有(森调队队长) 李培峰(资源局局长)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岳宝同志担任。办公室设在林木种子站。
(二)普查队伍组织
由林业局林木种子站牵头,森调队、各林场所配合,在专家技术组的指导下进行本基地范围内母树林,珍惜濒危及乡土特殊种质的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四、普查范围和任务
乌马河局范围内分布的林木种质资源
1、母树林内林木种质资源普查:调查母树林的树种的分布
2
情况。
2、珍惜濒危及乡土特殊种质资源普查:查清乡土树种和珍贵、稀有树种的分布、数量、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开发利用的潜力。
五、普查时间与进度步骤
乌马河局普查时间拟(2010年5月至9月末)半年完成。 (一)准备阶段
成立领导机构,组织普查队伍,落实调查经费。 拟定《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方案》。
准备必要的调查仪器、工具、资料等工作。 对参加普查工作人员要进行技术培训。 (二)普查和内业整理阶段
1、外业普查工作。我局母树林分布四个林场所,面积500公顷,在从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10片,采集种质标本,并在地形图上注记相应的地理位置。
2、内业材料整理汇总。外业完成后在普查汇总的基础上,撰写普查报告,编制出本地区种质资源分布状况,提出保护利用建议和意见,并上报给林管局林木种子站。
乌马河林业局林木种子站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五日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