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内力是因 而引起的,当外力解除时,内力随之消失。
(抵抗变形的“附加内力” 外力 )
8.用强度条件确定的拉(压)杆横截面尺寸应为最 尺寸;用强度条件确定的拉(压)杆许可载荷应为允许承受的最 载荷。
(小 大)
9.构件剪切变形时的受力特点是:作用在构件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两力的 相距很近。
(作用线平行)
10.图3-18示连接结构,若校核结构中拉杆的抗拉强度、剪切强度和挤压强度,则其剪切面面积应取 ,挤压面面积应取 ,横截面面积应取 。
图3-18
(πdh π(D2-d2)/4 πd2/4)
11.直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有 和 ,对于跨度较大的梁, 对梁的强度影响比较小,所以 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只研究 对梁的作用。
(剪力 弯矩 剪力 剪力 弯矩)
12.已知矩形截面梁的横截面尺寸h×b=2b×b,若铅垂方向外载不变,则梁h边水平放置时的承载能力是梁h边铅垂放置时的 倍。
(1/2)
13.为减轻自重和节省材料,将梁做成变截面梁,使所有截面上的 都近似等于 ,这样的梁称为等强度梁。
(最大工作应力 梁材料的许用应力)
14.图3-19所示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是 的组合变形。
图3-19
(扭转和弯曲)
15.为减小应力集中现象,在截面变化处,常采用 过渡。 (圆角)
25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按题号顺序,把表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表
中。每题1分,共10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图3-20所示用扳手紧固螺母,若F=400N,α=30°,则力矩Mo(F)为 ( ) A.120N·m B.-120N·m C.60N·30cm D.-60N·m
图3-20
(D)
2.如图3-21所示,物重G,置于水平地面上,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s。在物体上施加一力F,则最大静摩擦力最大的是图( )。
A B C
图3-21
(B)
3.在图3-22中,符合拉杆定义的图是 ( )。
A B
C
图3-22
(A)
4.为保证构件安全工作,其最大工作应力须小于或等于材料的( )。 A.正应力 B.剪应力 C.极限应力 D.许用应力
26
(D)
5.在图3-23所示的图形中,只发生扭转变形的轴是 ( )
A B C D 图3-23
(A)
6.图3-24表示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图,其中属于直梁弯曲的是图( ),属于圆轴扭转的是图( )。
A B C
图3-24
(B) , (A)
7.图3-25所示工字钢的两种放置方法,对提高抗弯强度有利的是( )。
A B
图3-25
(B)
8.实心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最小切应力( )。
A.一定为零 B.一定不为零 C.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 (A)
9.如图3-26所示,一个剪切面上的内力为( )。 A.F B.2F C.F/2
27
图3-26
(C)
10.挤压变形为构件 变形。
A.轴向压缩 B.局部互压 C.全表面 (B)
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