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景颇族姓氏趣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2:26: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景颇族姓氏趣谈

姓氏景颇族称“姓”为“波桑”,含有类、种、姓的意义。也就是说景颇族历史上同种、同类之人,也即同姓之人,均有血缘关系 ,不得通婚。至今仍严格遵守这种“同姓不婚”的制度。在历史上,景颇族实行“普那路亚式”的族外婚制度,即甲族一群女子与乙族一群男子互为夫妻的族外群婚,现今景颇族实行的单向姑舅表婚姻,即是这一族外婚的遗迹。姓氏在景颇族中起着“姓别婚姻”的功能。因而景颇族姓氏与家族历史密切相关。

景颇族姓氏中有大姓与小姓之分。大姓共26个,均为氏族社会部族或家族标志。其中木日(彭、李)、恩昆(岳),勒托(童、徐)、木然(尚、杨)、勒排(排)五大姓,是世袭山官的子孙,称为5大官姓。由26个大姓衍生出300多个小姓。景颇族称小姓为“亭郭明”,即户名。由户名再发展为姓氏(即小家族的名字)。大姓和小姓常常连用,小姓在前,大姓在后,由同一大姓分出的两个小姓可以通婚。

景颇族的姓氏,丰要来源于七个方面: 1来源于官位、职业; 2来源出生或居住的地名; 3来源于动物名称; 4来源于植物名称;

5来源于生活用具和建筑材料; 6来源于食物或事物名称; 7来源于某种动物行为。

景颇族这种姓氏起源,与汉族姓氏起源十分类似,与图腾崇拜有关。而大姓、小姓之分及其社会功能,与汉族早期的“姓”、“氏”之分,和“姓别婚姻”,“氏明贵贱”,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从中看出中华民族姓氏发展的基本规律。

景颇族这种姓氏起源,与汉族姓氏起源十分类似,与图腾崇拜有关。而大姓、小姓之分及其社会功能,与汉族早期的“姓”、“氏”之分,和“姓别婚姻”,“氏明贵贱”,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从中看出中华民族姓氏发展的基本规律。 景颇族共分为五个支系,即景颇支系(又名大山支系)、载佤支系(又名小山支

系)、勒期支系(又名茶山支系)、浪速支系(又名勒浪支系)、博洛支系(又名博拉支系)。这五个支系中的姓氏和名字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景颇支系和载佤支系属于同一类型,即有若干姓氏,有固定排行的名字。浪速、勒期、博洛三个支系属于另一类型,即实行父子连名制

景颇族公认有景颇和载瓦两种语言,差异颇大。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景颇人使用的景颇文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主要有五个支系,即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浪速)、波拉。多数地区不同支系的人杂住在一起。景颇支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等四个支系的语言比较接近,同属藏缅语族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系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前者创制于19世纪末,后者创制于1957年。

搜索更多关于: 景颇族姓氏趣谈 的文档
景颇族姓氏趣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gi610tioo81m9s3zgw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