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4 5:34: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预习过关课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选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整体感知《天火之谜》,并运用到《诺贝尔》《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和《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2.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文章结构:事情发生的一般联系,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 “选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整体感知《天火之谜》,并运用到《诺贝尔》《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和《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文章结构:事情发生的一般联系,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前置学习活动

继续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记下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等方法解决。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的生字、词语和课文都读的特别棒,这节课要加大难度喽!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19课《天火之谜》的课后第四题。 (二)学习《天火之谜》

1.语句概括段意法,学习《天火之谜》

(1)出示: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至第5自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2)请大家默读课文,根据要求找出相关的语句。 (3)小组交流找到的句子。

第一段(第1自然段)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至第5自然段) “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或

“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

第三段(第6自然段)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4)看看现在根据我们概况的段意能不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件出示:

课文首先讲了 ,接着写富兰克林通过“ ”终于揭开了“ ”,最后写富兰克林根据“ ”发明了“ ”。 (5)小组内练习概况,全班交流。

(6)小结: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能抓住这些关键的语句就有助于我们读懂整篇课文的内容。在学习这单元其他课文时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 2.多问几个“为什么”,理清《天火之谜》的文章结构 课件出示: 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出相关问题的段落。 (1)富兰克林为什么做实验?(起因) (2)他是怎么做实验的?(经过) (3)他的实验成功了吗?(结果)

(4)读了这篇课文,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富兰克林?

3.小结: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就会很容易的弄明白富兰克林做实验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希望同学们以后在读课文过程中,也能多问几个“问什么”,这能很好的帮助你去了解文章的结构,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语句概括段落法,小组合作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过渡: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出示课件)学生默读课文,按照划分好的段落,圈划出每段的中心句、关键词。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了 _______,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了 ___________, 第三段(第4自然段)写了 ___。 (2)学生小组交流圈画出的关键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选用关键词语,概括段意。

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时,语言要简洁,语句要完整、通顺。 (4)根据段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 多问几个“为什么”,理清《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文章结构

3.课件出示: 请大家再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问题的答案,然后小组交流你标画出的语句。

(1)谈迁为什么写《国榷》?他写了几次《国榷》? (2)他为了写《国榷》,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3)他最后写成《国榷》了吗?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全班交流,理清谈迁两次写《国榷》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明白本课的文章结构。 (四)学习《诺贝尔》

1. 语句概括段落法,自学《诺贝尔》

出示自学要求:(1)按照划分好的段落,圈划出每段的中心句、关键词。 第一段(第1-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第3---9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第10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圈画出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段意。(语言要简洁,语句要完整、通顺。) (3)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多问几个“为什么”,理清《诺贝尔》的文章结构

课件出示:请同学默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用“_____”画出来。 (1)为什么会有诺贝尔奖?诺贝尔奖颁奖时间为什么定在12月10日下午4点半? (2)他最突出的发明是什么?(炸药) (3)他为什么要发明炸药?他发明了几种炸药? (4)为了发明炸药,他做出了哪些牺牲?

(5)诺贝尔终于发明了安全且威力大的炸药,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理清诺贝尔三次研究炸药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明白本课的文章结构。 (五)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

过渡:《滴水穿石的启示》其实是对前面三篇文章主旨的概括,所以我们能继续用前面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

1.语句概括段落法,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

出示自学要求:(1)按照划分好的段落,圈划出每段的中心句、关键词。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了 ______, 第二段(第3-4自然段)写了 ____________,

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了 ____。 (2)用圈画出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段意。(语言要简洁,语句要完整、通顺。) (3)根据提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滴水穿石的启示》作者告诉我们滴水穿石的启示,首先用 的现象引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用 、 和 等中外名人的事例证明,最后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可以引用文中语言) 2. 多问几个“为什么”,理清《滴水穿石》的文章结构 课件出示:生默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文中主要写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为什么又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例子? (2)他们三人的成就分别是什么?用“____”画出来。 (3)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成就? (4)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全班交流,理清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以及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拥有各自伟大成就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明白本课的文章结构。 (六)课内总结

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读懂了四篇课文,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明白了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那么,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又是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呢?下节课我们将仔细推敲,细细品悟。

六、板书设计

语 19.《天火之谜》 富兰克林 避雷针 句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 《国榷》 起因 概 21.《诺贝尔》 诺贝尔 炸药 经过 括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结果 段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爱迪生 伟大的发明家 落 齐白石 伟大的画家 法

(薛城区临山小学 张甜)

搜索更多关于: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的文档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gnfm4vcmz9vfqx3dfqe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