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得高分的一些技巧和方法,绝对不能忽视
在高考美术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忽视素描教学中素描结构训练。练习量很少,或者干脆不练习,直接进行明暗素描的临摹和写生。急功近利,意图一气呵成。其实这样忽视了素面教学中结构训练会给学生绘画留下不少的缺陷,特别是在对结构的理解和表现上容易表面化,难以把握素描的“内在骨架”。所以进行素描结构训练是学生素描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练习。
在美术基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习惯性的素描练习从表现技法上大体可分两类:
1:以线造型为手段,着重研究对象的形体结构关系的结构素描; 2:以明暗调子为手段,着重表现光影、空间、质感等关系的全调素描。 结构素描是以概括、简练的线条为基本语言,相对忽略明暗、光影变化及质感,着重研究对象造型、空间及内部结构的一种绘画方法。在结构素描的绘画中,要求用理性的态度来理解和分析对象。这就要求作画者对所画对象的观察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理性分析形体结构特征,挖掘内在相关要素。 罗马尼亚著名画家巴鲁曾讲过一句精辟的话:“画素描呈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为了不机械地摹仿形状和外貌,所以我们对物体的结构要有精深的理解,才能画好素描。
素描结构训练在素描学习中具体作用表现为:
一、帮助理解对象。
很多初学者在作画时更多的是去“临摹”对象,看到黑的地方就涂黑,亮的地方就留亮,对一个物体上的明暗不加选择的全部描绘下来,但对于形成明暗的原因却不加深入理解,以至于被动临摹,不能主动表现。
真正要画好素描就要从理解开始,从结构起步。素描基础训练目的并不只是在技巧如何表现物象,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正确的观察和理解物象的造型特征,把握物象的本质结构和普遍的造型规律,这实际上是一个积极的理性思维过程,只有在形体、结构准确的前提下才有进一步的研究光影、质感、明暗调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结构观念的建立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第一步!
培养和建立造型上的结构观念,加深对所描绘物象在解剖结构上的研究与理解,这对每一位初学美术的同学来讲都是在素描基础训练中有待解决的课题。这关系到初学者在习画过程中能否获得正确的理性思维方式和深入观察形态内在结构的能力,我们应通过这方面的训练,让初学者尽快走出摹仿客观表象的误区,在造型上得到理性的深化和创造性的升华。这也说明了,画画不仅用手,更是用脑去画 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