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件 上午称柴 人物特点 善于学习 19、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含义。(2分) 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
20、文章第④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阿庆琴声的“引人入胜”(3分) 21、文章第⑤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3分)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第①段描写石门湾镇上农民出街做买卖的热闹情景,以此为背景,为主人公阿庆出场做铺垫。
B.文中卖柴的农民九五扣到手就去喝酒,阿庆只肯做半天的工作。作者写这些内容,表达了对家乡百姓不思进取的叹惋之情。
C.本文不仅仅刻画了阿庆这样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领悟。
D.文章语言别有风味,有典雅的文言,如“商贾辐辏的市场”、也有通俗的口语,如“推一步走一步”。 三、写作训练(30分)
23、请以“成长中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60字的文章。 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8分) 1、用课文的原句填空。(10分)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5)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8)成语“夜不闭户”源自《礼记·大道之行也》一篇中的句子“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判断下面几句话中加点字的书写书是否正确,如果是正确的请在横线上为其注音,如果是错误的请在横线上订正。(4分)
(1)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一个放火,以致圆明园荡然无存。 .dànɡ
(2)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惶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皇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miù .(4)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有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燥。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
某中学初二(4)班开展一次“少年成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第 5 页 共 7 页 八年级上册【综合检测五】
【少年自由】
4、同学们在阅读鲁迅《朝花夕拾》中《五猖会》一文时,感受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请借助记叙文六要素的相关知识,为大家简要介绍本文的主要情节。(3分)
《五猖会》主要记叙儿时的我兴冲冲准备出发去东关看五猖会(1分)却遭父亲强迫背诵《鉴略》(1分)虽然最后得以成行,但我已经心为索然。(1分) 【少年活动】 5、“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受到同学们欢迎。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据此总结出“校园足球工作”的状况。(不超过20字)(2分) 校园足球受到全国重视,各项工作逐步落实推进 (中心词:校园足球工作、受到重视、落实推进) 【少年呼唤】
6、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里,同学们记住了下面这句话,请在田字格内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7、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呼吁大家共同捍卫世界和平。(2分) (1)让白鸽飞遍世界,愿鲜花撒满人间。 (2)付爱心浇灭战火,用行动温暖世界。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3题。(18分) 【古诗阅读】
8、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感时忧国、思念家人 9、“城春草木深”的“深”字很有表现力,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3分) “深”字描写了春天城中草木繁密的荒芜之状,可见人民离散,无人整治;通过写景,表达了作者悲凉的心情,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古文阅读】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辄自为之。雕刻(2)意偶不属。类、类似 ..(3)珠可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分明可数的样子)(4)水波不兴。起 ...1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一处)(2分)
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相互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藏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2)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
他雕刻竹器,一把扫帚,一把刷子,只需一寸竹片罢了。他雕刻了几刀。而价值立即用两倍计算。 13、【甲】【乙】两文表现出王淑远和濮仲谦的共同之处是 ;此外,濮仲谦具有 和 的品质。(3分) 技艺高超(手艺奇巧)、安贫乐道、不慕权贵
(二)阅读下面《阿长与<山海经>》片段,完成14—17题。(12分) 14、根据选文前五段的内容,梳理出“我”对长妈妈的心理变化的过程。(2分) 不抱任何希望 惊讶和震撼 产生新的敬意
第 6 页 共 7 页 八年级上册【综合检测五】
15、结合语境,分别说说加点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4分) (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
“霹雳”比喻长妈妈给我带来买来的《山海经》的消息,表现我极度震惊的心理。 (2)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最”表程度,既突出《山海经》是我的最爱,又表达出我对阿长的感激之情。 16、说说选文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交代了长妈妈的身份,去世的时间和我对她的漠然,表达了我对她的愧疚之心和怀念之情。
17、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任选一句,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A】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B】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A】议论。写出了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后我的感受,突出了阿长的真诚、善良、乐于助人,表达了我对阿长感激和尊敬。
【B】抒情。寄托了我对阿长的衷心祝愿,表达了我对阿长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18、阅读本文,用四字格短语完成下列表格填空。(4分) 主要事件 上午称柴 下午听戏 夏夜演奏 (更夜拉琴) 人物特点 知足常乐 善于学习 心灵手巧 19、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含义。(2分) 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第一个“特制”:特地制作、特别制作的意思。在本文中指阿庆的胡琴与那个青年的胡琴相比,并无特别,不寻常之处;第二个“特制”:表面阿庆的音乐天赋独厚,心灵手巧,拉出的音乐美妙无比,非一般人所能达到。
20、文章第④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阿庆琴声的“引人入胜”(3分) (1)环境衬托。为阿庆的演奏创设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烘托了阿庆琴声的引人入胜。
(2)对比手法的运用。将阿庆的琴声和白居易笔下的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琵琶曲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阿庆演奏的引人入胜。
(将中国胡琴与小提琴的构造进行对比,胡琴的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单阿庆演奏的效果不亚于小提琴,体现阿庆琴声的引人入胜。)
(3)侧面描写。通过一个青年向阿庆学艺,不管是自己的胡琴还是阿庆的胡琴,始终不成腔调,烘托了阿庆的心灵手巧,突出了她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21、文章第⑤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3分) 结构上:呼应前文,总结了阿庆一生的生活状况。(1分)
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作者认为,音乐具有极强的精神感染力,在物质生活不丰富的年代里,丰富的精神生活可以弥补物质的不足。(2分)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第 7 页 共 7 页 八年级上册【综合检测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