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38分)
1.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亵渎(xiè) 旁鹜免冠 徒跣(xǐ) 言行相顾
B . 咨诹(zōu) 佝偻 一抔黄土(pōu) 浩翰无际 C . 禁锢(gù) 猖蹶 媚上欺下(mèi) 无与伦比
D . 妄想(wàn) 灵柩 涕泗横流 (tì) 庶竭弩钝
2. (2分)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 蜿蜒 迁徒 踌躇 暗然失色 B . 睥睨 禁固 宽恕 冥思暇想 C . 芦荟 狼籍 鉴别 翻来复去 D . 胆怯 侏儒 干涸 不可名状 3. (2分)下文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的雨,________而温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________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________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________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A . 细腻 凉爽 迅疾 慈祥 B . 凉爽 迅疾 慈祥 细腻 C . 细腻 迅疾 凉爽 慈祥
第 1 页 共 11 页
D . 凉爽 细腻 慈祥 迅疾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新广告法正式实施,禁止任何商家不得以10岁以下儿童代言广告。
B .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 . 我们要时刻关注“空巢老人”的所需所求是每个为人子女者应该做的。 D . 《中国诗词大会》受到广泛媒体的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5.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②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③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④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A . ④②③① B . ②④③① C . ④③①② D . ④③②①
6. (2分)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浒》中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性格上疾恶如仇,豪爽直率而又粗中有细。“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等都是有关他的故事。
B .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C . 《骆驼祥子》中既有人物肖像描写,又有人物心理刻画,从不同角度对人物性格和命运展开叙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 . 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通过非凡的想象力,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7. (11分) ________(绰号)杨志在东京投靠无门,只好卖祖传宝刀,凑一点盘缠。泼皮牛二
第 2 页 共 11 页
无理取闹,欲夺宝刀,被他杀死。他充军大名府留守司。留守蔡京女婿梁中书看中了他的武艺,要他护送价值10万贯钱的生辰冈到东京为________祝寿。此事被________(姓名和绰号)打听到后,劝________(绰号)晁盖劫下这批不义之财,________(姓名和绰号)定下计谋,决定在________劫取________。七人扮作________,趁军士买酒喝的当口,________(姓名和绰号)投下了________,将他们药昏,劫走了生辰纲。杨志醒来,发现生辰纲被劫,知道大祸临头,便去青州二龙山,与同样投奔二龙山的________花和尚鲁智深相遇,一起夺了山寨做了强盗。
8. (15分)2013年4月,两岸直航五周年之际,厦门某中学迎来了台湾学生交流团。校方举办了“同根同源话清明,一脉相承思传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图画清明】如图为小清珍藏的清明节特制纪念邮戳。请仔细观察并按照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画面内容。
(2)【诗话清明】小明选择了杜牧的《清明》作为诗会诵读篇目。为帮助他更好地揣摩诗意,请结合你的理解,描绘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诗的画面。(不少于3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文话清明】台湾和厦门有许多相似的清明民俗文化,如祭祖、踏青、做清明粿、吃薄饼等。但是现在,年轻人更愿意过洋节,“祭祖踏青”输给了“玫瑰巧克力”。在“两岸清明文化论坛”活动中,学生们就此现象谈了各自的看法。参考以下材料,请就“如何推广清明节传统文化”提出你的建议。(至少说两点)
材料一: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因为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为了防止寒食伤身,就有了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户外活动。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祖的伤感,也有踏青的放松。
材料二:2013年4月3日,两岸青年清明祭祖联谊会如期举行,两岸百名青年共聚一堂,寻民族根,话中国梦。 材料三:“清明时节雨纷纷”……两岸学子齐诵经典。可见,关于传统节日的优美诗词早已溶入海内外华人的血液中,成为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精神纽带。
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62分)
9. (2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第 3 页 共 11 页
崇明老人记 【清】陆陇其
崇明县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② , 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曰:“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曰:“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③ , 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率⑤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老人胜,辄踊跃归。亦率以为常。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注】①鬻(yù):卖。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③率(lǜ):文中指频次。④称觞(shāng):举杯。⑤率(shuài):大致,一般。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遂 同 居 而 共 养 父 母 焉。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及四子长________ ②方得侍奉颜色________ ③则明日蚤餐季________ ④老人每食毕__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第 4 页 共 11 页
(4)文中两次写到“率以为常”,请依次分别概括所指的两件事。 第②节中“率以为常”指________。 第③节中“率以为常”指________。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崇明老人的子女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中华美德。 10. (2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三句话 周华诚
①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②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③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④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⑤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⑥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⑦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
第 5 页 共 11 页
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⑧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⑨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⑩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
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
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有删改)
(1)通读全文,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事情 第一件事:拔白菜 母亲的话 ①________ 你把绳子牵得太紧,它就不跟你走了 不顺心时就小声唱歌 教给我的道理 ②________ 第二件事:牵牛回家 ③________ 第三件事:④________ 遇到不顺时要乐观 (2)第④段划线句子“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应该怎样理解?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你是从哪些关键语句看出来的?将它们依次写出来。
(4)读了本文后,“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缕缕阳光,照耀了我成长的道路。”请仿照这个例句再续写一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很大。
第 6 页 共 11 页
(5)【积累链接】在七年级上册课本中,我们学过两首歌颂母爱的散文诗,请写出其中一篇的标题和作者。 11. (17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夏天,去拜访一只虫
①走过城东的一座桥,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开阔的菜地。夏天,一畦新绿尤其热烈。而现在,这里是人居的小区。几年前,我曾在这里观察过菜地里的虫。人在这里定居,想必虫只好向声调的反方向逃逸了。
②夏天,我很想去拜访一只虫。将目光投射到虫的生活,我将获得一份悠然的闲适。
③太阳的金帛熨贴着大地,飘渺的云朵来去自由,虫的故乡比人的蜗居更为辽阔。这种小小的生灵在土壤里隐没,生于土,而归于土。觅食、储藏、交友、求偶、繁殖、筑巢、远行,生命单纯而又丰富。
④跟随飞鸟,我抵达了目的地·崎岖的小路上,我看见了一群蚂蚁,以磅礴的气势,推动一只虫的巨大躯壳。艰难而壮阔的行进场面,让人想起建筑金字塔和古长城的远古民工。蚂蚁也是忙碌的,仿佛舍去忙碌,生活就会单调。
⑤菜地的边缘,虫们从一个巢穴向四周散开,像水泼出去,匆匆地奔走,仿佛心中也有与世隔绝的想象之旅。虫到夏天总能活出蓬勃的生机,虽然造化赋予它们的时间短暂,它们也能在短暂中活出充实。
⑥两只虫相遇了,这种虫通体透亮,有长长的触角。它们停下来,用触角相碰,互相探索,撞击,迸发出火花,亲密而友爱,互相点燃对方。短暂的沟通达成约定,两只虫转过身,朝着一个方向奔走;一只虫走到土症瘩旁边,土疙瘪对它来说,犹如山一般高耸,它有些胆怯,也有些踌躇。终于,它爬了上去,它战胜了自己。也许,一只屎壳郎;fe上牛粪的顶部,它也会抬头傲视良久,发“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⑦天空无尽的高远,绿菜地延伸到视线的尽头。没有一种生命比虫子更卑微和渺小,然而,我们看不到虫子的悲观和厌世.它们快乐的身影,像一阵火热的风,掠过短暂的夏天,留给大地蓬勃的记忆。
⑧长久地观察虫子,我却不能深入到任何一只虫子的内心,不知道它们的欢欣与悲怆。天边翻滚着乌云,虫子们聚集到一只菜叶下面,它扪伫立着,转动触角……生命是脆弱的,一阵狂风,一阵暴雨,都可能成为灭顶之灾。它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生命,正如法布尔所言,“应当作一种义务,一种只要最后期限未到我们就必须全力而为的义务。”
⑨或许,生活不必去追寻那些繁复的意义,像虫子这样,单纯,并且快乐,这是我们今生的至简大道。感谢这些虫子,搅碎了我一个季节的忧伤之梦,并让我在夏天午后的一块菜地乐不思归。
(1)“卑微而渺小”的虫子,为什么值得“我”去拜访?(请写出四点理由)
第 7 页 共 11 页
(2)说说第①段中画线句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3)再读读文章的最后一小节和下面《夏天的昆虫》节选,可以看出两文写的都是夏天的虫子,但是目的不同,请作简单分析。
或问:你写这些昆虫什么意思?答曰我只是希望现在的孩子对自然发生兴趣。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汪曾祺《夏天的昆虫》节选)
(4)下面四个选项是对课文的理解和赏析,选出不年蹲的一项( )
A . 题目中“拜访”一词用拟人手法写出作者子当做人来写,表达他对虫子的喜爱和尊重之情。 B . 第③段中“生命单纯而又丰富”中的“丰富”指的是觅食、储藏、交友、求偶、筑巢、繁殖、远行。 C . “艰难而壮阔的行进场面,让人想起建筑金字塔和古长城的远古民工”一句通过想象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群蚁推动巨虫这一劳动的同情之心。
D . 第⑧小节中引用法布尔的话,告诉我们要懂得珍惜和爱护生命,人活着就要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不懈怠,不悲观,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哭泣;有时让人忍不住叫好;有时让人又忍不住愤怒;有时让人忍不住好奇,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感慨万分……“忍不住”是常有的现象,它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
请以“忍不住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完整。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感情真挚,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 8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3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8-1
、
8-2
、
第 9 页 共 11 页
8-3
、
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62分)
9-1、
9-2、
9-3、
9-4、
9-5、
第 10 页 共 11 页
10-1、
10-2、
10-3、
10-4、
10-5、11-1
、
11-2
、
11-3、11-4、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第 11 页 共 1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