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圆周角定理.
【分析】根据∠ABC=50°求出【解答】解:∵∠ABC=50°, ∴
的度数为100°,
的度数为100°,求出的度数为80°,即可求出答案.
∵AB为直径, ∴
的度数为80°,
∴∠BDC=×80°=40°, 故答案为:40°.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定理求出注意:在同圆中,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17.(3分)(2016?河池)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a*b=
2
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
,例如:因
为4>2,所以4*2=4﹣4×2=8,则(﹣3)*(﹣2)= ﹣1 . 【考点】实数的运算.
【专题】计算题;新定义;实数.
【分析】原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3)*(﹣2)=﹣3﹣(﹣2)=﹣3+2=﹣1, 故答案为:﹣1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18.(3分)(2016?河池)如图的三角形纸片中,AB=AC,BC=12cm,∠C=30°,折叠这个
三角形,使点B落在AC的中点D处,折痕为EF,那么BF的长为 cm.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首先过D作DH⊥BC,过点A作AN⊥BC于点N,根据题意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而得出CN的长,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以及勾股定理得出答案.
第13页(共22页)
【解答】解:过D作DH⊥BC,过点A作AN⊥BC于点N, ∵AB=AC,
∴∠B=∠C=30°,
根据折叠可得:DF=BF,∠EDF=∠B=30°, ∵AB=AC,BC=12cm, ∴BN=NC=6cm,
∵点B落在AC的中点D处,AN∥DH, ∴NH=HC=3cm,
∴DH=3?tan30°=(cm),
设BF=DF=xcm,则FH=12﹣x﹣3=9﹣x(cm),
222
故在Rt△DFC中,DF=DH+FH,
222故x=()+(9﹣x), 解得:x=
,
cm.
即BF的长为:故答案为: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正确得出DH的长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
0
19.(6分)(2016?河池)计算:|﹣1|﹣tan45°+﹣3.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tan45°=1,【解答】解:|﹣1|﹣=1﹣
×1+2﹣1 =1﹣+2﹣1 =(1﹣1)+(﹣+2
==2,3=1,所以,原式=1﹣
0
tan45°+﹣3
0
×1+2﹣1=
)
=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值的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各种运算的算理及方法.
20.(6分)(2016?河池)先化简,再求值:
?(x﹣9)﹣3x,其中x=2.
2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把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第14页(共22页)
【解答】解:原式=?(x+3)(x﹣3)﹣3x
=x(x+3)﹣3x
2
=x+3x﹣3x 2=x.
当x=2时,原式=4.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求值题中比较多的题型主要有三种:转化已知条件后整体代入求值;转化所求问题后将条件整体代入求值;既要转化条件,也要转化问题,然后再代入求值. 21.(8分)(2016?河池)如图,AE∥BF,AC平分∠BAE,交BF于C. (1)尺规作图:过点B作AC的垂线,交AC于O,交AE于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图形中,找出两条相等的线段,并予以证明.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 【专题】作图题. 【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BO⊥AC即可;
(2)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EAC=∠BCA,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等量代换得到∠BCA=∠BAC,则BA=BC,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由BD⊥AO,AO平分∠BAD得到AB=AD,所以AB=AD=BC. 【解答】解:(1)如图,BO为所作;
(2)AB=AD=BC.利用如下: ∵AE∥BF,
∴∠EAC=∠BCA, ∵AC平分∠BAE, ∴∠EAC=∠BAC, ∴∠BCA=∠BAC, ∴BA=BC,
∵BD⊥AO,AO平分∠BAD, ∴AB=AD, ∴AB=AD=BC.
第15页(共22页)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2.(8分)(2016?河池)如图,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A(﹣3,2),B(2,n). (1)求反比例函数y=的解析式; (2)求一次函数y=ax+b的解析式;
(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ax+b<的解集.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专题】计算题;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分析】(1)把A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求出k的值,确定出反比例解析式;
(2)把B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求出n的值,确定出B坐标,将A与B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a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一次函数解析式;
(3)根据A与B横坐标,结合图象确定出所求不等式的解集即可. 【解答】解:(1)把A(﹣3,2)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k=﹣6,
则反比例解析式为y=﹣;
(2)把B(2,n)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n=﹣3,即B(2,﹣3), 把A(﹣3,2)与B(2,﹣3)代入y=ax+b中得:解得:a=﹣1,b=﹣1,
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 (3)∵A(﹣3,2),B(2,﹣3),
∴结合图象得:不等式ax+b<的解集为﹣3<x<0或x>2.
【点评】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23.(8分)(2016?河池)某校八年级学胜在学习《数据的分析》后,进行了检测,现将该校八(1)班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表,并绘制成条形统计图(不完整).
第16页(共22页)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