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貌整齐单调,盖度可达90拆以上,形成明显的背景,群落内常见有少数白檀、郁李、毛叶胡枝子以及草本植物羊胡子草、地柏、获、黄背草等。 4、草甸
主要分布在海拔850m以上北坡山地,地形比较平坦、土壤比较肥沃的局部地段上,群落外貌一般单调,总覆盖度可达90%以上,在泰薄顶北坡海拔900m以上,分布着羊胡子草草甸,伴生许多喜湿的草本植物,如苔草、黄花菜、毛莨、铃兰等。
实习中所识主要植物:
(1) 赤松:松科 乔木 树皮橘红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片状块片脱落,树干上部树皮红褐色,枝平展形成伞状树冠;针叶2针一束;球果成熟时暗黄色,鳞盾扁菱形,通常扁平。
(2) 水杉:水杉属 落叶乔木,叶交叉对生,羽状,条形,扁平,柔软,无柄;雌雄同株;
(3) 君迁子:柿科 落叶乔木,树冠近球形或扁球形;树皮灰黑色活泼灰褐色,
深裂或不规则的厚块状剥落;小枝褐色或棕色,有纵裂的皮孔;叶近膜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枝叶多呈水平伸展;为阳性树种,耐半荫,抗旱抗寒耐瘠薄,生长迅速,寿命较长。
(4) 独行菜:十字花科 一年或两年生草本,基生叶窄匙形,一回羽状浅裂或深
裂;总状花序,外有柔毛;为常见田间杂草。
(5) 野艾:菊科 多年生草本,有时为半灌木状,植株有香气;茎具纵棱,分枝
多,斜向上伸展;茎、枝被灰白色蛛丝状短柔毛;叶纸质,上面绿色,有密集白色腺点及小凹点;多为二回羽状全裂;多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路旁、林边、山坡、草地、山谷、灌丛及河湖滨草地等;可入药。二色补血草:白牡丹科(蓝雪科)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倒披针型;茎直立,有棱;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状顶生。是碱土指示植物,广泛分布于海滩湿地。
(6) 扁蓄:蓼科 一年生草本。茎平卧、上升或直立,自基部多分枝,具纵棱;
叶椭圆形,狭椭圆形或披针形,无毛,下面侧脉明显;叶柄短或近无;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遍布于植株;多生于田边沟边湿地,为北温带广泛分布;可做草药。
(7) 酸模叶蓼:蓼科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具分枝,无毛,节部膨大;叶披针形,上面绿色,常有黑褐色新月形斑点;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近直立,花紧密;生于田边、路边、水边、荒地或沟边湿地。
(8) 黄花菜:百合科 植株较高大,花葶长短不一,一般稍长于叶,基部三棱形,
上部多为圆柱型,有分枝;花多朵,淡黄色,花被管长3~5cm。是重要经济作物。
(9) 麻栎:壳斗科 落叶乔木,树皮深灰色,深纵裂被灰黄色柔毛,后渐脱落;
叶片形态多样,多为长椭圆披针形;叶缘有刺芒状锯齿。
(10) 臭椿:枯木科 落叶乔木,树皮平滑,有直纹;嫩枝有髓;叶为奇数羽状复
叶,小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揉碎后有臭味。叶可饲椿蚕,树皮根皮果实可入药。小野珠兰;又名小米空木,蔷薇科灌木,小枝细弱,弯曲,微被柔毛,幼时红褐色,老时紫灰色;叶片
'.
.
卵形至三角形,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常深裂;顶生稀疏的圆锥花序,具花多朵;生于山坡、沟边,海拔500~1000米。
(11) 盐肤木:漆树科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小枝棕褐色,被锈色柔毛,具圆形
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叶轴具宽的叶状翅;小叶多形,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生于向阳山坡、沟谷、溪边的灌丛或稀林中。
(12) 三桠乌药:樟科 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黑棕色;叶互生,近圆形至扁圆
形,叶前常三裂,网脉明显;叶柄较长。是适应较寒环境的广布种。 (13) 大车前:车前科 两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
直立;叶片纸质,宽卵形至宽椭圆形,边缘波状或全缘;穗状花序细圆柱状;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及寒温带,在世界各地均归化。
(14) 小车前:车前科 一年生或多年生小草本,叶、花序梗及花序轴被灰白色
或灰黄色柔毛;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或斜展;叶片硬纸质,线形、狭披针形或狭匙状线形;穗状花序短圆柱状至头状,紧密。
(15) 葎草:桑科 缠绕草本,茎、枝、叶柄均具倒钩刺;叶纸质,肾状五角形,
掌状深裂,表面粗糙,背面有柔毛和黄色腺体,边缘有锯齿;本草可药用。 (16) 板栗:壳斗科 落叶乔木,树皮纵裂;小枝灰褐色,托叶长圆形,被疏毛
及鳞腺:叶互生,叶缘有锐裂齿,羽状侧脉;穗状花序,直立。果实食用。 (17) 银杏:银杏科 落叶乔木,树干高大,分支繁茂:树皮呈灰褐色,深纵裂,
粗糙;叶扇形,有长柄,具多数叉状并列细脉,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散生,在短枝上簇生状;为中生代孑遗稀有树种。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力较强,栽培历史较久。
(18) 白檀:山矾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灰白色柔毛;叶膜质,倒卵形或
卵形;中脉在叶面凹下;花冠白色;生于山坡、路边、疏林或密林中。叶可药用。蒙古栎: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紫褐色,有棱无毛;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顶端短钝尖,叶缘有锯齿;常生于阳坡,成小片纯林或与其他树种组成混合林。
(19) 萝藦:萝藦科 多年生草质藤本,具乳汁;茎圆柱状,下部木质化,上部较
柔韧,表面淡蓝色,有纵条纹;叶膜质,卵状心形,顶端短渐尖;可入药。 (20) 瞿麦:石竹科 多年生草本,茎丛生直立,绿色,上部分枝;叶片线状披针
形,顶端锐尖,中脉明显;花生于枝端或顶下腋生,淡紫色;可入药。 (21) 刺楸:五加科 落叶乔木,树皮暗灰棕色,小枝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散生粗
刺;叶片纸质,近圆形或圆形,掌状浅裂。
(22) 鹅掌楸:乔木,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马褂状,近基部每边具1侧裂片,先端具2浅裂。
(23) 杉木:杉科 乔木,大树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片脱落,内皮
淡红色;大枝平展,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侧枝之叶基部扭转成二列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通常微弯,呈镰状,革质。坚硬;
(24) 菝葜;百合科 攀援灌木,根状茎粗厚,坚硬,为不规则的块状;叶薄革质
或坚纸质,多为圆形或卵形;叶柄常有卷须;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常呈球形。
(25) 碱菀: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叶互生,全缘或有疏齿;头状花序疏散伞房
状排列,辐射状;生于海岸,湖滨沼泽及盐碱地
'.
.
(26) 藜: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具条棱及绿色或紫红色色条,多分枝,
枝条斜升或开展;叶片菱状卵形至宽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花两性簇生;分布遍及全球温带及热带地区,为常见杂草。可入药。
27) 雀儿舌:大戟科 直立灌木,茎上部和小枝条具棱;叶片膜质,卵形、近圆
形、椭圆形或披针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易折断;叶可杀虫,嫩枝叶有毒。
(28) 红松;松科 乔木,大树树皮灰褐色或灰色,纵裂成不规则的长方鳞状块片,
裂片脱落后露出红褐色的内皮;上部树干常分枝,枝近平展,树冠圆锥形;针叶5针一束,粗硬,直,深绿色;球果圆锥状;喜光性强,对土壤水分要求高。为良好的木材。
(29) 柽柳: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枝叶密生而下垂,叶片互生,广布于沿海各地,
生于盐碱土的草滩海滨砂地、路边等。
(30) 单叶蔓荆:茄科,花蓝色,革质叶,根系很发达,抗风,沙生。砂引草:
紫草科 多年生草本,有细长的茎,有白色长绒毛;叶无柄或近无柄,狭矩圆形至条形,两面密生白色紧贴的长绒毛;聚伞花序伞房状。常分布于平原或丘陵碱性土壤的草地上。
(31) 紫穗槐:豆科 丛生灌木,基数羽状复叶,小叶11—25片。耐寒耐瘠薄,且耐碱耐干旱,多生于河岸海滩及砂质的阳坡上。 (32) 砂钻苔草:莎草科 多年生草本,具长而横生的匍匐茎,全年粗壮,杆直立,
三角形,有紫黑色的节;叶广线型,质强,表面有光泽,边缘有锐齿;花穗大而顶生。
其它常见植物(包括海滨实习)
(1)菝葜:百合科攀援灌木,根状茎粗厚,坚硬,为不规则的块状;叶薄革质
或坚纸质,多为圆形或卵形;叶柄常有卷须;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常呈球形。
(2)悬钩子:蔷薇科,悬钩子属,果可食。
(3)葎草:桑科缠绕草本,茎、枝、叶柄均具倒钩刺;叶纸质,肾状五角形,
掌状深裂,表面粗糙,背面有柔毛和黄色腺体,边缘有锯齿;本草可药用。 (4)独行菜:十字花科一年或两年生草本,基生叶窄匙形,一回羽状浅裂或深
裂;总状花序,外有柔毛;为常见田间杂草。
(5)马唐:禾本科一年生,杆直立或下部倾斜,膝曲上升,节生柔毛;叶片线
状披针形;是一种优良牧草,也是田间杂草,广布于温带及亚热带山地。 (6)月见草:柳叶菜科俗称山芝麻,直立二年生粗壮草本,基生莲座叶丛紧贴
地面;茎被曲柔毛;茎生叶螺旋状互生,倒披针形至椭圆形,边缘有钝齿。含油量较高,在华北等地区成片野生。
(7)鸭跖草:鸭跖草科一年生披散草本,茎匍匐生根,多分枝;叶披针形至卵
状披针形;聚伞花序;可入药。
(8)瞿麦:石竹科多年生草本,茎丛生直立,绿色,上部分枝;叶片线状披针
形,顶端锐尖,中脉明显;花生于枝端或顶下腋生,淡紫色;可入药。 (9)萝藦:萝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具乳汁;茎圆柱状,下部木质化,上部较
柔韧,表面淡蓝色,有纵条纹;叶膜质,卵状心形,顶端短渐尖;可入药。 (10)碱菀: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叶互生,全缘或有疏齿;头状花序疏散伞房
状排列,辐射状;生于海岸,湖滨沼泽及盐碱地。
'.
.
(11)君迁子:柿科落叶乔木,树冠近球形或扁球形;树皮灰黑色活泼灰褐色,
深裂或不规则的厚块状剥落;小枝褐色或棕色,有纵裂的皮孔;叶近膜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枝叶多呈水平伸展;为阳性树种,耐半荫,抗旱抗寒耐瘠薄,生长迅速,寿命较长。
(12)紫穗槐:豆科丛生灌木,基数羽状复叶,小叶11—25片。耐寒耐瘠薄,
且耐碱耐干旱,多生于河岸海滩及砂质的阳坡上。
(13)二色补血草:白牡丹科(蓝雪科)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倒披针型;茎直立,
有棱;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状顶生。是碱土指示植物,广泛分布于海滩湿地。 (14)刺楸:五加科 落叶乔木,树皮暗灰棕色,小枝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散生粗
刺;叶片纸质,近圆形或圆形,掌状浅裂。 (15)砂引草: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有细长的茎,有白色长绒毛;叶无柄或近无柄,
狭矩圆形至条形,两面密生白色紧贴的长绒毛;聚伞花序伞房状。常分布于平原或丘陵碱性土壤的草地上。
(16)砂钻苔草: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具长而横生的匍匐茎,全年粗壮,杆直立,
三角形,有紫黑色的节;叶广线型,质强,表面有光泽,边缘有锐齿;花穗大而顶生。
(17)单叶蔓荆:茄科,花蓝色,革质叶,根系很发达,抗风,沙生。
(18)蒙古栎: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紫褐色,有棱无毛;叶片倒卵
形至长倒卵形,顶端短钝尖,叶缘有锯齿;常生于阳坡,成小片纯林或与其他树种组成混合林。
(五)土壤实习
1.牙山的土壤以棕壤为主,偏酸性,山麓及山顶平坦的局部地段常有小 山地灌丛草甸土或沼泽化草甸土,土壤水较多,有机质丰。在山地上随着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土壤类型及其组合表现出一定的分异现象,自下而上依次可见潮棕壤普通棕壤干白浆化棕壤、棕壤性土十酸性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
主要土壤类型有:
(1)潮棕壤:地下水位高,土体下部受潜水影响,常在粘化层之下可见有锈纹、锈斑层。由于土层深厚,地势低平,且有灌溉水源作保证,是高产稳产田,宜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2)普通棕壤: 主要分布在缓坡丘陵的中下部沟谷阶地和山麓地带,剖面发育完整,土体构型为Ah一Bt一C型,母质为坡积一洪积物,土壤颜色为棕色,质地为砂壤土至重壤土,土壤反应呈微酸性至酸性,盐基饱和度较高。大部分现已开垦为耕地,种植小麦、花生、苹果、樱桃等。 (3)高山灌丛草甸土:
山地灌丛草甸土集中分布在牙山顶部,山地灌丛草甸土,质地较轻,富含沙砾,无粘粒淀积层,有机质含量高,可达8%左右,分布且深厚,土体经常湿润,但因排水良好未见锈纹、锈斑,全剖面呈微酸性反应,pH值5.8-6.5左右,盐基饱和度较低,这里地势高,风力大,乔木生长较困难,但因降水较多,相对湿度较大,有利于灌木与草本植物生长,分布着以胡枝子、羊胡子草为主的灌丛草甸。在气温、土温低、土壤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有机质积累比较强烈,加之顶部地势较为平缓,故多发育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山地灌丛草甸。 2.其他地区土壤 (1)潮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