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4:44: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

1、信息化基础知识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六大要素:【2009上,2009下,2011下】【P3】 ①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 ②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 ③ 信息网路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递、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目前,人们通常将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种网络的发展方向是:互相融通,取长补短、逐步实现三网融合。 ④ 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⑤ 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⑥ 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用于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关系,是国家信息化恰、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2、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两网间物理隔离,外网与互联网间逻辑隔离。【*** 重要,中高级都需要仔细阅读 P10】 注:

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副省级以下政务部门的办公网物理隔离。

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3、企业信息化

3.1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结构

3.2 ERP系统的概念、功能、特点、CRM的功能,区分ERP和CRM。 4、商业智能(BI) 4.1 商务智能的概念

4.2商务智能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功能 4.3商务智能的三个层次

第二章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中级重点要求:掌握资质管理要求,掌握案例题中的IT服务管理相关知识】

【高级重点要求:掌握监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 2.1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1、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4个主要内容【P57】 2、资质认证过程【P59】 2.2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

1、资质评定按照评审和审仳的原则进行。【P63】

资质评审的4个工作程序【P63】 审批的2个过程【P64】

2、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7个条件 2.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1、以质量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工程控制工作是由三方分工合作实施的。【p69】 2、主要内容: “四控,三管,一协调”。【P67】 3、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分4级,有效期3年。 4、监理工作程序(8个)【王安老师PPT32页】 5、监理项目部的5个组成【王安老师PPT32页】 2.4 ITIL与IT服务管理

1、什么是服务。【王安老师PPT33页】 2、服务的特点。【王安老师PPT34页】

3、ITTL v2核心流程框架【王安老师PPT35页】 4、ITIL概念模型-屋顶图【王安老师PPT36页】 5、ITIL v3 概述【王安老师PPT37页】

第三章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面向对象基本概念(12个)[5次] UML(统一建模语言)特征[2次]和视图[5次] RUP:软件工程的过程框架 6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 分层模式的优点 5种常见中间件 数据仓库的概念 Web Services技术概念及四种典型技术(SOAP,WSDL,UDDI,XML) J2EE和.NET架构 3种常用构件标准:OM/DCOM/COM+、CORBA、EJB 信息系统集成概念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及4 个特点[5次] 信息系统的4个生命周期及 3个常用开发方法[2次] 软件需求一个基本特性:可 难证性 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的概 念 软件复用的概念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评审与审计5个过程 系统集成技术 计算机网络知识 局域网中最常见的3个协议:NUEBEUI、IPX/SPX、TCP/IP 网络两种分类标准:分布范围(四种)和网络拓扑结构(3种) 网络3大存储模式:DAS、NAS、SAN 网络接入3种接入方式:拨号接入方式、专线接入方式和宽带网络接入方式 综合布线系统的6个子系统

3.1信息系统集成简述

3.1.1信息系统集成概念:系统集成是指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等技术和产品集成为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系统,包括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

信息系统集成特点:

① 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② 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它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软件;

③ 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

④ 系统集成包括技术、管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技术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3.1.2系统集成主要包括设备系统集成(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防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

3.2信息系统建设

3.2.1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4个阶段:立项、开发、运维、消亡。 3.2.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是否需要扩展?)

3.3软件工程

3.3.1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软件需求是一个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必须由被开发或被修改的软件展示的特性。 所有软件需求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可验证性。 3.3.2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软件设计是“定义一个系统或组件的架构、组件、接口和其他特征的过程”,并得到“这个过程的结果”。

软件设计由两个处于软件需求和软件构造之间的活动组成。

3.3.3软件复用是指利用已有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构造新的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费用。

3.3.4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包括:质量保证过程、验证过程、确认过程、评审过程、审计过程等。

评审与审计过程包括: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检查、走查、审计等。 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监控进展,决定计划和进度的状态,确认需求及其系统分配及其系统分配,或评价用于达到目标适应性的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技术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目标是识别规范说明和标准的差异,并向管理提供证据,以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而且可以控制变更。

检查的目的是检测和识另软件产口异常。

走查的目的是评介软件产品,走查也可以用于培训软件产品的听众,主要目标是:发现异常、改进软件产品、考虑其他实现、评价是否遵从标准和规范说明。

软件审计的目的是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

3.3.5软件配置管理

3.4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3.4.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有对象、类、抽象、封闭、继承、多态、接口、消息、组件、模式和软件复用等。

① 对象是由数据及其操作所构成的封装体,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务的一个封装,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采用计算机评议描述,对象是由一组属性和对这组属性进行操作的一组服务构成。对象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

② 类是现实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数据和函数封闭在一起。类的数据也叫属性、状态或特征,它表现类静态的一面。

③ 类和对象的关系。对象是类的实际例子。

④ 抽象是通过特定的实例抽取共同特征以后形成概念的过程。它强调主要特征,忽略次要特征。

⑤ 封装是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然后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 ⑥ 继承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这种关系使得某类对象可以继承另外一类对象的特征(arrtibutes)和能力(operations),继承又可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单继承是子类只从一个父类继承,而多继承中的子类可以从多于一个的父类继承,Java是单继承的语言,而C++允许多继承。

⑦ 多态性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多态性使得一个属性或变量在不同的时期可以表示不同类的对象。

⑧ 所谓接口就是对操作规范的说明。接口只是说明操作应该做什么(What),但没有定义操作如何做(How)。

⑨ 消息(Message)是对象间的交互手段,其形式如下:Message:【dest,op,para】,其中dest指目标对象Destination Object, op指操作Operation,para指操作需要的参数Parameters。

⑩ 组件是软件系统可替换的、物理的组成部分,它封闭了实现体(实现某个职能),并提供了一组接口的实现方法。

11 模式是一条由三部分组成的规则,它表示了一个特定环境、一个问题和一个解决方案之间的关系。

12 软件复用是指将已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 3.4.2可视化建模与统一建模语言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是一个通用的可视化建模评议,它是面向分析的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表示,用于对软件进行描述、可视化处理、构造和建立软件系统的文档。

UML的视图

3.4.3使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RUP

RUP是软件工程的过程。它提供了在开发组织中分派任务和责任的纪律化方法。它的目标是在可预见的日程和预算的前提下,确保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3.5软件架构

3.5.1软件架构定义

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并由构成系统的元素的描述及元素的相互作用、元素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

3.5.2典型架构

软件架构模式描述了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的组织方式。 几种常见的架构模式如下: ① 管道/过滤器模式 ② 面向对象模式 ③ 事件驱动模式 ④ 分层模式 ⑤ 知识库模式

⑥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3.5.3软件架构设计方法

软件架构设计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如下:

① 最大化复用:复用包括构件的复用和设计模式的使用等多个方面。 ② 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也是中间件或多层技术的根本目标。 ③ 灵活的扩展性:具备灵活的扩展性使得用户可以在架构上进行二次开发或者更加具体的开发。

3.5.4软件架构分析与评估 3.5.5软件中间件

几种主要的中间件:

①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数据库访问中间件是通过一个抽象层访问数据库,从而允许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代码访问不同的数据库资源。

② 远程过程调用。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 RP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处理方法。一个应用程序RPC来“远程”执行一个位于不同地址空间内的过程,从效果上看和执行本地调用相同。

搜索更多关于: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的文档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hik3469jb3qhtz4wh2h1h1yk7phau00sj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