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设Q为圆C上的一个动点,求PQ?MQ的最小值. 24.如图,已知正四棱锥V-ABCD中正四棱锥V-ABCD的体积.
,若
,求
25.已知数列?an?前n项和为Sn,满足a1?(1)证明:数列?(2)设bn?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D 4.A 5.C 6.C 7.C 8.C 9.D 10.C 11.B 12.C 13.D 14.C 15.D 二、填空题
16.①②③ 17.[?1,0)?(0,1] 18.?3,36
12,Sn?nan?n(n?1) 2?n?1?Sn?是等差数列,并求Sn; ?n?Sn5b?b?...?b? ,求证:. 12n32n?3n12?a219.?
4三、解答题
20.(1)f(x)?[?3?1,3?1],?21.(1)详略;(2)22.(Ⅰ)
7?????k?,?k??,k?Z;(2)sinA?22?3.
12?12?62. 3;(Ⅱ)
23.(1)x2?y2?2;(2)?4. 24.24
n225.(1)Sn?.(2)略.
n?1高一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长度分别为AB=5,BC=8,CD=3,DA=5,则AC的长为() A.6
B.7
C.8
D.9
2.若直线l与平面?相交,则( ) A.平面?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直线l异面 B.平面?内存在唯一的一条直线与直线l平行 C.平面?内存在唯一的一条直线与直线l垂直 D.平面?内的直线与直线l都相交
3.在区间[?3,3]上随机选取一个数,则满足x?1的概率为( ) A.
1 6B.
1 3C.
1 2D.
2 34.已知点A,B,C,D均在球O上,AB?BC?3,AC?3,若三棱锥D?ABC体积的最大值为
33,则球O的体积为 4A.
32? 3B.16?
C.32?
D.
16? 35.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则MN与平面BB1D的位置关系是( )
A. MN?平面BB1D B. MN与平面BB1D相交 C. MN//平面BB1D
D.无法确定MN与平面BB1D的位置关系
6.如图,在坡度一定的山坡A处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CD的顶端C对于山坡的斜度为15?,向山顶前进100米到达B后,又测得C对于山坡的斜度为45?,若CD?50米,山坡对于地平面的坡角为?,则
cos?()
A.23?1 B.23?1 C.3?1 D.3?1
227.直线l:ax?y?2?0与圆M:x?y?2x?4y?4?0的位置关系为(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无法确定
???x?2a?4,x?0f(x)?8.已知a?0且a?1,函数,满足对任意实数x1,x2(x1?x2),都有???loga?x?1?,x?0f?x1??f?x2?x1?x2A.?1,2
?0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B.?2,3
??C.?2,?
??7?3?D.?2,3?
9.将函数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y?f?x?的图象,则f?x?的解析式为( ) 6A.y?sin?3x?C.y?sin?????6??
B.y?sin?3x?D.y?sin?????? 2??x???? 318???x???? 36??10.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n,x的值分别为3,2,则输出v的值为
A.9 B.18 C.20 D.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