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编缟教师 3.1.1天然气的利用2 授课教 师 授课时 间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班 级 2.了解常温下常见烷烃的状态 教学能力与方通过探究了解烷烃与甲烷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法目标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探究能力 标 教学重点 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二次备一:烷烃:结构特点和通式: 课 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连接成链状,碳原 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由于C-C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分别书写甲烷、乙烷、丙烷等烷烃的结构式。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 教学过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如下: ① 烷烃的分子中原子全部以单键相结合,它们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 ② 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③ 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 CnH2n+1- ) 程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定义: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如正丁烷与异丁烷就是丁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两种化合物。 正丁烷 异丁烷 熔点(℃) -138.4 -159.6 沸点(℃) -0.5 -11.7 我们以戊烷(C5H12)为例,看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先写出最长的碳链:C-C-C-C-C 正戊烷 (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 然后写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4C3C2C|C1C(1C2C|C3C4C) 然后再写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把剩下的两个碳原子当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121234C?C?C (即C?C?C?C) |C3||CC4探究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教学后记
课后习题
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馏 B.裂解 C.蒸馏 D.萃取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裂化主要是化学变化
B.催化裂化可以提高从石油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C.裂化比裂解所需温度更高 D.石油裂解已成为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 3.石油裂解的目的是( )。 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B.主要提高汽油的产量 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 D.主要提高汽油的质量
4.能证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的是( )。 A.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
C.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 mol 乙烯加成消耗1 mol溴单质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除去混在乙烷中的少量乙烯的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与HCl加成
C.将混合气体与H2加成 D.将混合气体与氯气混合光照
6.下列物质不能用加成反应得到的是( )。 ..A.CH2Cl2 B.CH3CH2Cl C.CH3CH2OH D.ClCH2CH2Cl
7.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将四氯化碳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水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黄绿色消失 二、双项选择题
8.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烯是不饱和烃,乙烷是饱和烃
B.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烷也能
C.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键能的两倍,因此乙烯比乙烷稳定
D.乙烯分子为平面结构,乙烷分子为立体结构
9.将0.1 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3.36 L(标准状况下)CO2和3.6 g水,对于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烯 C.一定没有甲烷 D.一定没有乙烷 三、非选择题
10.下列是煤油的主要成分癸烷(C10H22)裂解的主要变化,请在线上写出相应物质的分子式或名称。
C10H22→+C2H4(1)癸烷― 辛烷 乙烯
C10H22→C4H10?g?+C3H8?g?+C2H4?g?+C?s?(2)癸烷―乙烯炭黑
能力提高
11.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与溴水反应时,对反应产物的推测正确的是( )。
A.CH2BrCH2CH2Br B.CH3CHBr2CH3 C.CH3CH2CHBr D.CH3CHBrCH2Br
12.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
+
+
-
首先与CH2===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
-
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 ...
A.BrCH2CH2Br B.ClCH2CH2Cl C.BrCH2CH2I D.BrCH2CH2Cl
13.乙烯的分子结构如图3-1-3中Ⅰ所示,即是乙烯分子六原子共平面,而甲烷的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其中最多有三个原子共平面(如图3-1-3中Ⅱ所示),那么丙烯(CH3—CH===CH2)分子中最多可能有多少个原子共平面(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