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小汽车停车场建设 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校园环境优美,居住在附近的人们也会开小汽车前来。由于学校的论坛会议等同样会吸引来各方的人士等。所以该项目的影响区不仅为小汽车可行驶的范围内,而是更大范围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调查内容 1、自然条件
近年来,犀浦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呈现出发展质量提高、发展速度加快。、发展后劲强、人民生活改善良好的局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进步。
人民更加注重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各大高校均为扩招趋势。
第二节 项目社会经济人力资源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学生人口数不断增加,并且新建设了实验室、办公楼和研究生公寓。在校区内的人口组成上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教授、学校领导等。
第三章 交通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交通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的教学、科研、生产发展的新形势,校园的机动车停车需求在激增,校园交通,特别是校园停放车面临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一是总体上看,校园的停车泊位缺乏,机动车停车设施不能满足停车需求;二是路边停车比例过大,车辆的停放对原本较窄的道路通行影响很大;三是交通组织的无序性和停车的随意性,造成了一定的交通混乱现象,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四是停车设施较为简陋,缺少标志、标线,与校园环境协调性差,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校园的景观和人文气氛 五是停车管理措施不完善。
本项目属于公共停车场性质,基本都是小汽车出行停车。访客停车位不够的情况下,由外部公共停车场解决。因此,本停车场主要面向于周边地块项目的访客及学校内部人员的停车需求。
- 5 - / 13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小汽车停车场建设 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分析,通常大城市的停车步行范围为100-300米。根据相关调查,参加会议人士所用时间约为180分钟,行政机关访客的办事时间约为40分钟,文化娱乐的办事时间约为140分钟,教授等学校领导停车时间约为200分钟。再适当考虑目的地与出发地的距离,增加约10-15分钟左右的步行与通行缴费时间,在高峰时段,假设停车利用率达到80%的情况下,本项目停车设施发生吸引量如下表所示。
表3.1 西南交通大学停车设施的吸引量与发生量
停车比例(%) 60 吸引量(pcu/h) 112 发生量(pcu/h) 56 停车目的 教授及校领导 行政办公访客 文化娱乐 参加会议 合计 周转率 0.75 15 15 10 100 1.20 0.75 0.50 2.45 45 28 13 198 22 15 7 101 第二节 停车需求、供应预测
一、停车需求分析预测
停车需求分为住宅区内、工作地(车辆上班出行目的地)、访问地(车辆非上班出行目的地)3 类,分别根据机动车拥有情况和分目的机动车出行OD进行预测。
住宅区内停车需求主要为私人小汽车及出租汽车夜间停放,需求总量与私人小汽车、出租汽车保有总量相当(不小于保有总量的90%),各交通小区住宅区内停车需求根据私人小汽车数量或小区居民户数进行预测。住宅区内停车需求属于刚性的停车需求,应该做到有其车必有其位。住宅区内停车位主要由住宅楼配建车位、住宅区内停车场提供。
工作地停车需求分为上班停车需求和社会车辆夜间停放需求两部分: 1、上班停车需求根据(基于家和非基于家)私人小汽车上班出行OD进行预测,泊位周转率取值接近一。或者根据出行方式结构和私人小汽车出行目的构成,进
- 6 - / 13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小汽车停车场建设 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行私人小汽车上班目的出行总量预测,再以各交通小区就业人数为权重进行分摊。上班停车需求供应数量与人们上班出行所选择的交通方式相关,如果过多地提供车位,会吸引人们选用小汽车,从而直接导致公共交通分担率下降以及高峰时间整个路网的效率下降。因此,上班停车需求应根据该地区的土地开发强度、道路网容量以及公共交通的发达程度来合理确定,既做到方便群众出行又要有利于公共交通主体地位的确立;
2、社会车辆夜间停放需求的预测方法与住宅区内的预测方法类似,可根据交通小区社会车辆数或就业岗位数进行预测。访问地停车需求由私人小汽车(基于家或非基于家)其他出行(即非上班出行)和社会车辆出行产生。其需求特征为:停车需求发生在非高峰时段,且持续时间较短,泊位周转率较高。
访问地停车需求根据私人小汽车其他出行OD和社会车辆出行OD进行预测,泊位周转率取值远大于1。或者先进行私人小汽车其他出行总量预测(根据客运方式结构及私人小汽车出行目的构成)和社会车辆出行总量预测(根据社会车辆拥有量和出行率),再以各交通小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权重进行分摊。访问地泊位供应形式也最为多样,既可能是独立的停车场,也可能是某建筑物配建车场的一部分。
二、停车位规划
停车泊位总量的约束条件可根据机动车拥有量计算得到,停车泊位规划供应总量应满足这一约束。可通过调整停车需求模型参数(如分类泊位周转率)及停车发展政策(如分区停车供应率、停车需求管理措施等)来达到这一要求。 停车规划供应以交通发展战略和停车发展政策为指导,通过调整各停车分区、分 类供应策略(如停车供应满足率),使停车泊位规划供应总量处于合理的范围。
第四章 建设停车场规划
第一节 停车场规划结合原则
(1)由于学校资源有限,人流量大,停车场的规划要本着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 证安全的原则。
(2)停车场的位置要尽量靠近建筑物,方便办公人员停车。 (3)停车场
- 7 - / 13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小汽车停车场建设 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位置尽量集中,便于管理。
(4)对于车流量较大的时间段,停车场要有一定的弹性来应对,最好有预备的停车场。 (5)对于外来的车辆要加强管理,特别是每年的五月至十月。 (6)要为我校以后的发展预留停车用地。
第二节 停车场规划方案设计
由于建筑布局、各个建筑的功能、交通量大小及校园地形等因素,在规划停车场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综合未来年的停车需求,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形式的停车场,以满足需要。
机动车停车场的设计
(1)按照学校规划确定的规模、用地、与学校道路连接方式等要求及停车设施的性质进行总体布置;
(2)停车设施的交通流线组织应尽可能遵循“单向右行”的原则,避免车流相互交叉,并应配备醒目的指路标志;
(3)停车设施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路面结构、绿化、照明、排水及必要的附属设施的设计。
根据我们学校的现状,路边停车占大多数,在校园内设置停车坪,采取斜进式停放方式和前进式车辆停车与发车方式,并采用智能卡识别功能(车辆放于自己单位对应的停车场),防止车辆乱停乱放,需要停放的不能放的尴尬情况。
在停放量大的地方设置停车场(场地满足)或地下停车场,采取统一的停放方式,规划满足要求的车位。
第三节 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
1、石料
项目区域周围多山,石料丰富 2、砂料
砂料主要来源于当地 3、工程用电
建设区域电力设施齐全,可满足工程用电的需求 4、工程用水
- 8 - /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