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技能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初诊接待时,工作人员应有的仪态是:坐姿端正、服饰
整洁、表情平和、保持正常的社交距离。
2、 心理咨询室的面积一般以(10平方米)左右为宜。 3、 合理配合心理咨询的场所,需要注意的是(咨询室内要
有足够的面积)。
4、 初诊接待时,正确的询问方式是:你希望我能帮助您解
决什么问题。
5、 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正确的描述是:
心理咨询不能够解决他的全部问题。
6、 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不包括:应按时地完成作业并协商
解决收费问题。
7、 心理咨询中,对于保密原则的把握正确的是:求助者对
于泄密有诉诸法律的权利。
8、 以下不属于保密例外的项目:求助者与咨询无关的个人
隐私内容。
9、 初诊接待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可以适当的使用专业
术语。
10、 对心理测量的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心理测验应限制在
咨询范围内。
11、 摄入性谈话时,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时,正确的做法
是:对求助者的许多内容分别进行谈话。 12、 摄入性会谈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材料。
13、 在摄入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是:全神贯注地
倾听,不要随便地打断。
14、 控制谈话的方向应把握的要点是:设计问题时要有计划
性和目的性。
15、 对会谈法的理解正确的是:只要持非评判性的态度,才
能使对方无所顾忌。
16、 对中立性态度的理解正确的是:对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
的后果采取保留态度。
17、 对会谈法的种类描述正确的是: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问
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
18、 谈话时,咨询师提问过多的原因可能是:咨询师对求助
者的心理障碍缺乏理解。
19、 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干预所进行的会谈叫:治疗
性会谈。
20、 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出现提问过多的错误,基本原因不
包括:咨询师青睐于使用言语来进行交流。 21、 谈话中不恰当提问的表现形式是:解释性问题。 22、 修饰性反问引起的后果是:对求助者毫无益处。 23、 对会谈法的临床价值的评价是:不能够用来预测学习成
绩。
24、 使用摄入性谈话时,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提问失误,不
随意扭转对方谈话的内容。
25、 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要求: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来选择
恰当的测验项目。
26、 所谓乱用心理测验,并不是指:为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
而使用量表。
27、 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生活状况。
28、 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包括:对成长中事件的评价。 29、 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包括:躯体感觉和体验报告。 30、 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时,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测验资
料。
31、 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不包括:实施测验。 32、 不同职业对资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生态学者从生长环
境失去平衡的角度看问题。
33、 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不包括:就事论事。 34、 了解求助者既往史的内容应该包括:到医院就诊的原因
是躯体的,还是心理的。
35、 造成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内涵是:该因
素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36、 确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原则是:资料分析时既
要可靠、真实,又要符合客观逻辑。
37、 对判断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的理解正确的
是:背离一条原则者就可能为异常。
38、 对求医行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由家属陪同者求医的愿
望不强烈。
39、 对症状自知力的理解正确的是:求助者能找出问题的原
因及症状的关系,说明自知力完整。
40、 健康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不包括:心理健康人群。 41、 对初步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病
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
42、 评估求助者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手段是:逐个使用
“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十项指标”进行衡量。
43、 判断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依据是:诊断是对多项
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44、 对心理诊断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确定个体的行为与
常模偏离的程度。
45、 对心理诊断的正确理解是:能确切地说明疗前的决策过
程。
46、 对心理诊断使用的范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不适合于心
理疾病边缘状态。
47、 对一般心理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反应强度不剧烈并未
严重影响思维的逻辑性。
48、 判断严重心理问题时,应该考虑到求助者:是否存在着
器质性的病变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