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__细胞呼吸培优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9:25: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年

C.水果应储存在低温、无氧的环境中,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腐烂

答案 B

解析 由于氧气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以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而不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A错误;在无氧环境中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的积累容易造成水果的腐烂,应在低氧条件下储存水果,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较少,C错误;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植物的根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根无

氧呼吸产生酒精而不是乳酸,酒精对根系造成毒害作用,D错误。

实验六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法

[江苏高考]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

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 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解析] 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需要提供O2,应打开阀a,A正确;从管口3取样可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不能检测CO2的产生情况,B错误;实验开始前应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以防混入空气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既可检测CO2的产生情况,又可

防止O2进入装置内,D正确。

[答案] B

1.[2017·安庆模拟]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装置,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为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实验,其中乙组为对照组

B.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温度和pH是无关变量

C.可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速率

D.若向A、B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B瓶内的溶液会变为橙色

答案 C

2019年

解析 该实验为对比实验,甲、乙两组均为实验组,A错误;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为自变量,B错误;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的时间长短与CO2的产生速率有关,CO2产生速率越快,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时间越短,C正确;实验中B瓶产生酒精,橙色的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遇酒精变为灰绿色,D错误。

2.[2018·邯郸模拟]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乙中各加等量的经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并加等量的酵母菌,

乙内用液状石蜡隔绝空气。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B.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C.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 D.乙为甲的空白对照实验,以排除无关因素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所以该实验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A正确;由于配制的葡萄糖溶液中可能有杂菌,所以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以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由于乙装置中用石蜡进行密封,形成无氧环境,所以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 用类型,C正确;乙和甲都是实验组,相互形成对照,自变量是有无氧气,D错误。

微专题一

细胞呼吸相关实验的探究

一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及呼吸速率的测定

1.实验装置 2.实验原理

装置甲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呼吸所产生的CO2,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种子有氧呼吸吸收的O2量。装置乙中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种子呼吸吸收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的差值。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移动的体积即表示呼吸速率。

3.实验分析 4.物理误差的校正

为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与两装置相比,不同点是用“煮熟的种子”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同。

5.注意事项

2019年

(1)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装置进行灭菌,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2)若探究种子呼吸状况不必遮光,但需死种子作为对照。

(3)若探究植株(或幼苗)呼吸状况,应做遮光处理,以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同

时可设置同种状况但杀死的植株或幼苗作为对照。

特别提醒

脂肪含氢量高,含氧量低,等质量的脂肪与葡萄糖相比,氧化分解时耗氧量高,而产生CO2量少。因此脂肪有氧呼吸时,产生的CO2量小于消耗的O2量,水滴移动

更明显。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 ℃水浴中,10 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 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

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B.在20~30 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 mm3/min

C.如将X换为清水,并向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需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

答案 B

解析 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左移动,A错误;在20~30 min内氧气平均吸收速率为(130-65)×1÷10=6.5 mm3/min,B正确;X换成清水,充氮气也不能测定无氧呼吸速率,因为果蝇幼虫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无论是否进行无氧呼吸液滴都不会移动,C错误;对照实验应将装置中的果蝇幼虫换成等质量

的死幼虫,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环境中,重复上述实验,D错误。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熵,请分析回

答:

(1)装置中的K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 ℃下经10 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 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________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

置中墨滴不动,则10 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________过程。

(2)实验中对小麦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的目的是

2019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

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吸收二氧化碳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2)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3)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清水

解析 (1)实验装置中放置K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碳。在25 ℃下10 min内,由于甲装置中放置的是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若墨滴不动,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正好与消耗的氧气量相等;乙装置中放置的是KOH,能吸收二氧化碳,若墨滴左移,说明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结合甲和乙可知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若甲装置中墨滴右移,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的氧气量,乙装置中墨滴不动,说明没有消

耗氧气,结合甲和乙说明细胞进行的是无氧呼吸。

(2)对小麦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的目的是灭菌,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

体影响实验结果。

(3)环境因素也会引起液滴的移动,因此为了校正装置甲的误差,需设置对照装置,即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清水,其他条件同

实验组。

二 细胞呼吸场所的探究

探究细胞呼吸过程场所的实验(一般是探究第二阶段的场所)常见方法是用离心的方法把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开,分别加入丙酮酸,检测CO2的产生情况。

3.将酵母菌及相应结构分别装入A~F试管中,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表示加入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A.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C、E B.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B、F C.最终只能得到丙酮酸的试管是C

D.根据试管B、D、F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__细胞呼吸培优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hxsd4e5fp5nd0e7n2yj9vfqx3d4wu0162n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