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算法思想初步》
《算法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课程纲要依据】
本课的设计遵循新课程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多在观察、分析、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本节课内容包括算法的概念、算法的描述、算法的优化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取问题形成算法描述、掌握流程图的概念,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算法意识,能够运用算法相关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算法,流程图等概念是很抽象的,接受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实例入手,让学生理解,让学生了解算法的自然语言表述,进而了解算法的流程图表示以及了解计算机语言。
【教学目标】
(1) 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 能够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3) 能够对算法进行择优。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设计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算法分析的魅力。
教学重点:算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教学与学法】
主要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结合小组协作学习,来突破重、难知识点。
【教学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时间】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3分钟)
播放一小段央视“幸运52”节目中“看商品猜价格”的视频,让同学说说这个游戏的规则。让同学模拟这一游戏:猜一下教师所用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实际价格3300元),价格在0—7000之间。
思考: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可先报一个中间价格,然后根据与实际价格相比的高低继续,直到得到最后实际价格)
对于这个游戏,其实有固定程序和步骤。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算法基础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这个游戏的固定程序和步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引入本课)
二、自主学习 交流分享(24分钟) (一)算法的概念(5分钟)
出示任务 任务一:认真阅读课本P2,自学算法的概念,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小组合作交流,写出下面“趣味数学”的解决方案。(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通过阅读教材,自学算法的概念。)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任务,归纳总结:
1、算法:把进行某一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现算法的过程。
2、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首先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细化、同时收集必要的信息,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尝试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其方法的优劣需要和具体情况相结合)。
师:对于算法,其实并不抽象,它就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括号内后括号外、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
体体现。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
课件出示一个趣味数学题:
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一次只能渡过一个大人或两个小孩。他们四人都会划船,都不会游泳。
师:同学们现在都想一想,怎么渡过河去?请写一写你的渡河方案。 学生讨论,给出方案。
(设计意图:对于算法的概念,对于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抽象,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首先有个认识,通过学习来逐步加深;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认识算法的概念,算法并不抽象和神秘。)
(二)算法的自然语言描述(7分钟)
任务二: 请你帮忙找出安全过河的最佳方案,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课件展示“农夫带狼、羊、白菜渡河”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方案。
师:下面请各组同学分别展示自己的方案: 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案
师:下面我们通过Flash过河游戏,来看一下同学们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
总结:使用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方法称为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自然语言描述法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缺点? 生:优点:方式简单自由,而且没有很大的限制,语言描述详尽清楚,让人易于理解。
缺点:语言描述越详细,就显得越繁杂,不够直观简洁。
(设计意图:学生首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从而更好地完成了任务,锻炼了学生学习能力。)
师:用语言描述时,越详细,就显得越繁杂,不够直观简洁。为了更直观的描述算法,人们设计了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
三、合作学习 释疑解难
(三)算法的流程图表示(7分钟)
任务三: 1.阅读教材P3-P4,总结流程图的概念,认识常见的流程图符号。 2.小组合作,尝试用流程图把“狼羊菜过河”的算法描述出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