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3:50: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备课

(一)编制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这是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所作的总的准备和制定的总计划。其内容包括: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学期教学的总要求,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列出一学期教学内容的章节或课题,每一课题的教学时数,需要用的教具,参观、实验等重要活动的安排,提出教学改革的设想等。

2.课题(单元)计划 一个课题教学开始前,教师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教学作全面的考虑和准备,并制定出课题计划。它的内容包括:课题名称、教学目的、课时划分、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与内容、课的类型与主要方法、教具等。

3.课时计划(教案)

上课前,教师一定要写好并熟悉教案。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其中,教学进程是教案的基本部分,它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教学时间的分配。

(二)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钻研教材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的参考书。教师掌握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要弄清楚、弄懂;透,即要透彻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熔化在一起。

2.了解学生

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有哪些困难,可能产生哪些问题,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等,要有预见性。

3.考虑教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它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此外,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法,包括预习、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外作业等。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课。要上好课,首先要对课的类型和结构有所认识。

(一)课的类型和结构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课的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一课型,是指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的课

。另一类是综合课型,是指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多项教学任务的课。综合课是小学和中学低年级经常采用的课型。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也可以理解为一 节课的操作程序。课的一般结构是: 1.组织教学

这是教师上课进行管理和组织学生注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稳定上课秩序、使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组织教学应从一节课开始时进行并贯穿课的始终。

2.检查复习

目的在于对已学教材进行复习、巩固,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对课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检查复习方式有:口头答问、书面作业、板演和实践操作等。

3.学习新教材

这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心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新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4.巩固新教材

其目的是使学生当堂理解、消化和巩固。教师可运用提问、复述、重点讲解、当堂练习等方法。要注意重点突出,纲目分明,做到温故而知新,防止简单地重复学过的内容,要注意了解各类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5.布置作业

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能力。 (二)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若想把认真准备好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

一堂课的教学目的,一般包括:①向学生传授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③在发展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

2.内容正确

它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一节好课要做到使学生在获得真正科学知识的同时,得到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使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方法恰当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等选择最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成绩。

4.表达清晰

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抑扬顿挫,语流速度要适中,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

5.组织严密

是指整个教学过程要有严密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教学速度要适中,教学各个环节的前后衔接、时间分配要合理,对偶发事件善于机智而妥善地处理,使整个教学进程详略得当、有条不紊。

6.积极性高

是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课堂上学生的积 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7.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是指教师自觉地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联系

实际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和高尚道德品质教育,在组织和管理上,加强思想教育,结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教育,把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补充,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学生的作业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课堂作业,在教师直接指导下完成;另一种是课外作业,在自习课或回家完成。

对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的要求是: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②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防止负担过重;③布置作业时要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限定完成时间,必要时要有适当的指导;④教师要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是使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包括:答疑、指导作业、给缺课或成绩差的学生补课、辅导优秀学生进一步学习、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等。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学业成绩的检查

我国学校学业成绩检查的方法一般有考查和考试两种。 1.考查

常用的方式有:

课堂提问。这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 检查书面作业。这是教师了解和检查学生学习最常用的方法。 2.考试

考试是一种了解学习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考试时要求学生全面地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进一步理解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牢固地掌握它。考试的方式有:口试、笔试(开卷、闭卷)和实践考试等。

(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评定的方式有评语、评分和评级三种。评语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定性的说明和判定,包括总的评价和单项知识能力的评价。评分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定量的判定。通常采用百分制记分法。评级是对学生成绩的级别进行判定,可分为优、良、中、差四级。

搜索更多关于: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的文档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i3q61kmw237lyd0yjbf83hrt8bf8q008u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