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本学期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学期,学校就对我委以了重任——让我担任了我校高一7、8、9、11、12、13、14七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一方面,作为一个新教师,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尽快适应、融入本职工作;另一方面,我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综合素质,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全面完成了本期的历史教学任务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就一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期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1、 始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目标,重视上好每堂课。为此,我做到:
⑴备好课。
首先,在备每节课时,我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加深理解。
然后,做教学设计,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我认为历史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意识和品质。老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和品质,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标。
本学期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备课中,因为备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我希望在自己第一轮教学过程中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为以后的第二轮、第三轮等打下好的基础。
⑵讲好课。
备好每节课之后,我都会在上课前一天熟悉几遍教学设计,做到上课时不看教案,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全体学生,注意每个学生的反应。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语速适当,抑扬顿挫,注意随堂练习。
2、注重教学反思。
每节课上完后,我都会认真进行反思: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了多少?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有没有克服?教学设计有哪些不足?学生的反应如何?以后应该如何改进?并把这些反思结果写下来,以备今后借鉴。
3、听课、评课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工作,专门给我们每人配了一位指导教师。我积极主动地听指导教师、同组其他教师的课,认真写好听课反思,并且虚心向他们请教;还请他们听我的课,对我的课进行点评、指导。从他们身上,我受益匪浅,并且尽自己最大努力,吸取他们的经验,改正自己的不足。
4、两次展示课。
一次是第14周的一周一课,讲的是《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同组老师评价还不错;一次是一月份的新教师汇报课,讲的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评价也还可以。
目前需要改进之处:
1、 要先将知识点讲完整,在此基础上再追求学生参与、主动性。如2、13、15课。
2、 注重挖掘事件的背景、影响(如12),但过程也要略讲。如9、10、12、15、20课。
3、 可以多利用视频、图片,如《百年百事》。如12、14、23课。
4、 注意理性分析,事件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用因果关系来做为过渡。如2、18、22课。
5、 深刻理解、把握每课课题。课题是对本课内容的高度概括,课中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课题展开的,可以重命名。如1、8、9、10课。
6、 在深刻把握课题的基础上,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得条理更为清楚。如8、9课。
7、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如3课(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22课(基层民主选举的地位、成就、普及意义可以融入模拟活动中,让学生自己体会)。
鉴于以上情况,我对下学期的工作做了一个计划:
首先,要增加对教材的深度的挖掘,针对高一学生初中学过知识较为表面、理解力又逐渐提高的特点,抓住每课几个主要知识点,讲透彻,加深理解,为高二学习及高三复习打下基础。
第二,必修二讲经济史,较为枯燥,要多举事例,并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增加参与度,促进理解。要多听指导教师和同组老师的课,多向他们请教;还可以参考一些网络上的优秀教案,借鉴别人的长处。
当今的教育大势和要求,使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长安一中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