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简表(总预算670元): 消费名称 募捐箱 晚会所需蜡烛 宣传用品 手工艺品材料 铭恩录材料 10 外语青协 20 100 外语青协 外语青协 各自负责 校学生“党员之家”协助 校学生“党员之家”协助 桌椅租借 10 校学生“党员之家” 两条横幅 100 校学生“党员之家” 宣传展板 100 校学生“党员之家” 活动用水 30 校学生“党员之家” 、外语青协 车费 其他 200 50 外语青协 校学生“党员之家” 、外语青协
无 视情况而定 分区负责 无 无 无 预算经费(元) 负责单位 0 50 外语青协 外语青协 备注 个人捐献 购买
浙江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分会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党员之家”
2009年10月30日
孩子一:潘大伟 屋漏偏逢连夜雨
15岁的大伟生长在温州文成县巨屿镇旅平村的一个贫困家庭,爷爷下半身瘫痪行动不便,奶奶体质虚弱几乎全身是病,而叔叔又有些智障,只能勉强自理,家里只能靠大伟的爸爸妈妈外出帮人打点零工来维持生活。一家人生活贫苦却倒也平静。2002年的一天,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大伟的爸爸在工作中意外坠楼,从此失去了劳动能力,而雇主却以区区两万块钱了结了此事,而那一年大伟才8岁,弟弟6岁。2008年9月,14岁的大伟开心地踏进了初中校门,开学才一周,大伟就连日高烧不退,心急的父母把大伟送到了温州的一家医院,医院的一句话再次使这个家雪上加霜,医生告诉他们“你儿子是白血病,已经是晚期了没有希望了,还是赶紧回家吧”。大伟的爸爸和奶奶由于没有文化,一直不肯接受这个事实,也不了解白血病,耽误了整整一个星期,他们才把大伟送到了杭州儿保医院。爸爸妈妈连日奔波到处筹钱,而大伟的爸爸由于过度操劳,在一个月之前不幸去世,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家,离开了他们。
骨髓移植喜忧交杂
大伟是不幸的,可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就在不久前,大伟在医院的帮助下在
中华血液库中找到了合适的骨髓,而志愿者也表示愿意捐献。这可能是大伟一家许多年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可是另一个困难又那么直接地摆在了眼前,骨髓移植至少需要40至50万,这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一笔数字。从大伟患病至今,他们已经用了20多万“能借的都借了,捐也捐了不少,我现在又不能工作,我到底该怎么办啊!移植先要交钱,而他现在却只能做化疗。”一次又一次地大伟的妈妈又流下了眼泪。
懂事的孩子是母亲坚持的唯一动力
“大伟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小孩,我们在外面打工,他都由奶奶来带,只是寒暑假会带在身边······”尽管如此,大伟的成绩很好,家里有好多奖状,老师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好。大伟的妈妈有胃病,又有颈椎病,痛起来很厉害,有时痛得晚上睡不着,大伟总会很体贴地安慰妈妈。“有时候我真的思想有些转不过来,真的有些想不通,我经常会想起他爸爸······儿子真的很乖很坚强,有时我看见他在哭,我以为他是为了他的病,他却说,妈妈,我不担心我的病,我只是担心钱啊,要不是两个孩子,我真的······”大伟很坚强,做化疗的时候头发掉了又长,长了又要掉,手臂上的针眼多得跟蜂窝煤似的,他都从来不吭一声。每当妈妈说起爸爸,大伟总会把脸转向一边,默默地流泪。
省吃俭用只为了孩子
我真的没有钱,我从江西嫁到文城已经16年了,只回了3次家,车费都付不起啊。有一次我妈妈摔断了腿,我爸爸重病住院,他们都瞒着我,就是怕我花钱啊。他奶奶肾病也蛮厉害,她虽然至今也不理解大伟的病,可她却自己不去看病,省下来都给了大伟,这么大年纪了还种田,养猪,喂鸡,照顾这么多人,真是很不容易。
一路走来感谢好心人帮助
我们现在用的钱都是别人捐的,真的很感谢这么多的好心人,没有他们我们根本就走不下去,我就跟我儿子说,只要你们还能念书我就让你们念下去,多读点书,长大了好回报这个社会。
在十分简陋的房间里,大伟在温习功课。(温州日报摄)
勇敢的大伟只有15岁。
孩子二:徐群群
群群来自衢州的一个小山村,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姐姐。在群群的记忆里,他的童年是快乐的,他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还有爸爸妈妈姐姐的疼爱。那时的群群身体也很好,就偶尔的感冒。直到两年前,群群的身上有了小红点,当时全家人都没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小红点。后来,徐妈妈发现群群身体不对劲,就带他上了医院,结果被告知是白血病,徐妈妈当时就晕了。从此,这个家庭陷入了窘境。 贫困的家庭
群群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只有靠山上的桔子来维持一大家子的生活。近几年来,桔子的价格非常低,收益非常不好,徐妈妈说去年家里的桔子卖了只有两千元的收入。为了群群的病,爸爸到龙游打苦工,一天只有四十块钱,一天的饭钱还要从这里扣,没有什么营养,加上辛劳,长期下来,现在徐爸爸只有70多斤,瘦骨嶙峋的他身体更是糟糕,可是为了群群他还是坚持着;徐妈妈自己患有高血压,为了群群的病,她已经舍不得再吃药了,也不敢到高的地方怕摔倒导致病发,在照顾群群的时候,她自己经常冷饭冷菜,舍不得吃好一点;群群的姐姐今年18岁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她却只能放弃上学机会,外出打工,为弟弟挣医疗费。 艰辛的求医道路
群群现在已进入第三个疗程。第一疗程时就花了16万,家里已负巨债;第二疗程时,一次化疗就花了3万元;而现在的第三疗程给刚刚开始也已经花了2万元。徐妈妈说,其实群群的病在第三疗程到来时,她不敢带群群来医院,因为她已经拿不出一分钱了。在儿童医院的帮助下,他们暂时挺了过来,现在经过几次的治疗,钱又变得虚无渺茫。“我怕过几天又要带他回家了。”徐妈妈哭着说。徐妈妈回忆说,她刚开始带群群来时,医院由于没有空余的床位,她只能租住在小旅馆里,只有一张床。在杭州,她人生地不熟,白天要为儿子的病奔波,晚上看着懂事的儿子,自己常常会不禁地流下眼泪。有一次经历让徐妈妈印象深刻。由于家里真的拿不出钱,她只能出去讨钱,那时看尽别人脸色也没有一分钱,街上的人以为她是骗人的。有一天傍晚她回家,发现群群都吐了,后来才知道由于家里没让人照顾,孩子没有饭吃,邻居给了群群两个馒头,吃得时候已经冰冷了,根本就难以下咽,可怜的群群吃到吐为止。徐妈妈说她当时心都碎了。 懂事的群群
群群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很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里经常
受到老师的表扬。群群喜欢画画,在住院的时候,妈妈就花了一块钱帮他买了一个小本子,虽然他只有一支铅笔,可是群群却用那只笔画出了他的心声。在妈妈面前,群群从来不提什么要求,他也总是安慰妈妈,即使自己觉得身体非常难受,他也不想让妈妈知道为他担心。现在群群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背上书包和同学们一起开开心心地去上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