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南方城居住小区方案总说明8.13.3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5:16: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结构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

1、有关规范、规程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上海市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7)上海市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8)桩基础技术规范

9)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10)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1)上海市标准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筒体结构设计规程 2、有关设计资料

各工种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数据及资料。 3、抗震设防

GBJ10-89 GBJ11-89 DBJ08-9-92 GBJ9-87 GBJ3-88 GBJ7-89 DGJ08-11-1999 JGJ94-94 JGJ4-80 JGJ3-91 DBJ08-31-9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Ⅳ类,近震。 4、风荷载

基本风压为0.55kN/m2(多层),0.60kN/m2(高层)。 5、活荷载(kN/m2)

住宅楼面 一般2.0 住宅厨卫 2.0 电梯机房 一般7.0 挑出阳台 2.5 商场,健身 3.5 会所 一般2.5 地下车库 4.0

地下车库顶板 20.0(未计覆土)

二、

结构选型

本小区内建筑从功能来分类,可分为住宅、公建用房及会所和地下车库三部分。针对不同建筑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结构体系。 1.住宅部分

1) 基本单体十二层、十四层住宅,(部分顶层为跃层),拟采用部分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

体系。在纵横向剪力墙布置时,尽量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采用短墙肢;在楼电梯井道位置尽可能设置横向剪力墙,以满足横向抗侧向力的要求;通过适当调整建筑正面连梁的高度,来调整建筑整体刚心和荷载形心的一致,来满足整体抗扭的要求。

2) 住宅楼的楼梯、电梯间属抗震薄弱环节,深化设计时,在构造上将采取加强措施。 3) 楼面结构非承重墙拟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其它轻质砌块),以减轻自重。 4) 带地下室的住宅楼基础拟采用桩+基础梁+筏基的形式,不带地下室的住宅楼基础拟采用桩

+基础梁的形式,桩型拟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具体待地质报告提出后再详细确定。 5) 根据场地地质特点拟采用长细比较大的桩型,以获得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6) 根据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特点,在墙下布置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梁,提高基础的整体性,

同时兼顾按沉降控制布桩。

2.地下车库部分

1) 单独地下车库为一层全埋式。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体系或上翻梁形式,以减小埋深,

有利于抗浮设计,节省造价。

2) 基础采用梁板式基础,根据需要设置适量的抗拔桩,并在设计中考虑周边建筑物沉降对其

的影响。 3.公建用房及会所部分

1) 小区内的公建用房,该部分建筑拟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楼盖体系拟采用经济性好的双向框

架梁加十字交叉次梁结构;与小高层或多层建筑之间采用沉降缝分开。

2) 公建用房及其它一层或二层的房屋拟采用天然条形或独立基础;考虑到与住宅相邻的柱子

要避开地下室围护结构,基础和上部拟采用悬挑方式与住宅楼衔接。

强电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建设项目有关批准文件 2. 业主所提设计任务书

3. 国家、地方、行业相关规范及规定、主要有: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DGJ08-20-2001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4. 其他专业提供的作业图及条件

二、供配电 1. 用电设备

小区内用电设备,主要是住宅楼、公建、地下车库等建筑物的照明、动力、空调。高层住宅电梯、生活泵、消防泵、火灾报警系统、安保系统、应急照明等为二类负荷外,其余均为三类负荷。 2. 电源

小区总用电量为9900kW,拟在小区设置一座III型街坊站结合加开关站(2台1000kVA变压器)、10台800kVA箱式变电站。 3. 低压配电

小区内单体的进线方式为低压电力电缆埋地引入,在一层或地下室设置配电房。住宅楼住户用电垂直干线分段采用母线或预分支电缆。 4. 设计分工

本工程的室外配电线路由供电局设计,室内由我方设计,分界点为各单体电源进户点。

三、用电节能

小区内住宅楼公共部位、地下车库的照明,在不需要频繁开关和调光的场合采用荧光灯和优质电子镇流器。灯具内使用的光源采用节能光源。

四、建筑物接地与防雷

小区内住宅楼为第三类防雷建筑,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侵入、防雷击电磁脉冲。采用联合接地,电气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利用建筑物内结构钢筋作为接地体和联接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屋面上沿屋角、屋脊等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网(带)。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T系统。建筑物内主要金属物如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等,与接地装置相联。住户卫生间需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弱电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

1. 建设项目有关批准文件 2. 业主所提设计任务

3. 国家、地方、行业相关规范及规定、主要有: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DGJ08-20-2001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1年版)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4. 其他专业提供的作业图及条件 二、

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通信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每个大系统中又包含子系统(详见下文)。各子系统中,火灾报警由设计单位设计,消防部门审核认可;电话系统单体内部管线由设计单位设计,电信部门审核认可,室外部分由电信部门设计;有线电视系统单体内部管线由设计单位设计,有线电视台审核认可,室外部分由有线电视台设计;其它系统由设计单位配合系统供应商完成管线设计,并经技防办、供电局等部门审核;室外管网由设计单位统一汇总,交电信部门统一设计室外弱电管道、人孔、手孔,设计单位进行管线综合协调工作。 三、

总则

本工程按智能住宅小区之要求来设计弱电系统,运用通信、计算机和自控等技术通过有效的信息、传输网络、各系统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应用,向住户提供先进的安全防范、信息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小区室外各类弱电管线统一设计和敷设弱电管道与人孔、手孔,各类监控信号汇集后实行统一管理。住宅楼核心筒内设置弱电竖井,用于放置楼层分线箱。每个单体(住宅每个单元)设置一个弱电进户点,在地下室或一层用线槽引至弱电竖井。

小区内设置消防中心、安保中心、音像中心、电话机房。

四、 通信系统

内部管网与公网连接,充分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向住户提供话音通信、视频广播、宽带接入等信息服务。

1. 电话系统

小区内部管网均接入电话机房,机房内设置光电转换,交接设备与窄带网、宽带网连接,采用FTTB+LAN方式接入。按每户2门电话,电话总容量为2500门。 2. 有线电视系统

与市有线电视网联网,系统采用862MHz网络设计施工。按每户2个电视终端,共计2200个终端。 五、

安全防范系统

对小区周界、重点部位、住户室内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由安全中心统一管理。 1. 周界报警系统

在小区周界围墙设置红外报警探测器,以及时发现非法越界者。 2. 闭路监控电视系统

在小区出入口、楼宇进出口、主要通道、电梯轿厢、停车库等重点部位设置摄像机,并联网至安保中心,通过传输图象进行监视,并记录和存贮监视图象。 3. 巡更系统

小区相应地点设置无线巡更信息点,巡更人员装备电子巡更器,按规定的线路进行值班巡查并记录。 4. 访客系统

本系统为可视楼宇访客对讲系统与家庭安全防范报警系统相结合。

在住宅楼单元入口处装置具有电控门锁的安全防盗门和门口机,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门口机,小区安保中心设置管理机,电控锁除具有钥匙开锁功能外,有非接触式智能卡或密码开锁的功能。 5. 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对出入小区的机动车辆通过智能卡形式进行管理与计费,并将信息实时送至小区安保中心。 六、

物业管理系统

配置计算机物业管理软件,实现小区物业管理计算机化,建立物业、修缮服务、收费等小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南方城居住小区方案总说明8.13.3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ig3z25b0y6bod04q6vm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