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生物必考教材实验(一) -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3:54: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5年未考)

(地方卷:2014天津、上海卷)

【师说考问】

考问1 正确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考问2 补充完成操作步骤

特别提醒

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考问3 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有哪些? 物镜与装 视野中的 物像 视野 视野 项目 片的距离 细胞数目 大小 亮度 范围 低倍镜 远 多 小 亮 大 高倍镜 近 少 大 暗 小 考问4 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应如何推算? 若视野中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考虑面积的变化,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的变化规律如下: 项目 低倍镜下放大倍数为a 高倍镜下放大倍数为na 视野中一行 c c×(1/n) 细胞数量 圆形视野内 d d×(1/n2) 细胞数量 考问5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如何? 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180°就是像。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移动规律: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或同向移动)装片。

考问6 如何判断视野中污物所在的位置

?动―→在目镜上?转动目镜?不动―→在物镜上 移动装片?不动―→?消失―→在物镜上?转换物镜

?不消失―→在目镜上 ?

??

????????

动―→在装片上

科学探究

(1)如何区分目镜与物镜,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示: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前者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后者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题组跟进】 高考题组——研考向

考向一 显微镜操作过程的考查

1.[2018·海南卷,23]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解析: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A错误;高倍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B错误;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C正确;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D错误。

答案:C

考向二 对显微镜使用问题的考查

2.[经典高考]如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显微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

B.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 C.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 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解析:测微尺在目镜上,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相同,故

C错误;所以物镜由10×换为40×,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图示测微尺不在保卫细胞直径上,需旋转目镜调节;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答案:C

[名师支招] 突破与显微镜使用相关的4个疑难点

(1)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的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2)显微镜呈放大倒立的虚像,即实物与像是“上下左右颠倒”,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3)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4)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视野中,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排列,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模拟题组——预趋势

预测一 对实验基础的考查

1.[经典易错]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1所示。图2是图1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方移动

解析:根据物镜距载玻片的距离,可判断物镜放大倍数的高低,b条件下物镜放大倍数高于c条件下物镜放大倍数,则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少;a条件下物镜与装

片的距离更近,因此视野越暗;在d条件下看到的物像在右上方,转化为a或c条件下观察时,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如果不改变载玻片位置,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答案:C

2.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 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 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

C.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观察不在视野中央的目标 D.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

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错误;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高倍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在使用高倍镜之前,首先必须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然后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才能换上高倍镜,C错误;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说明反光镜对光不均匀,则应调节反光镜,D正确。

答案:D

预测二 对实验拓展的考查

3.在10倍目镜、10倍物镜下测量钟形虫,测得虫长24格,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是0.8微米。若换40倍物镜观察,所测得钟形虫长度的格数、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依次为( )

A.960格、0.8微米 B.96格、0.2微米 C.6格、3.2微米 D.240格、0.2微米

解析:物镜放大了4倍,物体长度放大了4倍,所以虫长24格×4=96格,但是钟形虫实际长度没变,所以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为0.8微米/4=0.2微米。

答案:B

4.若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共m个,则当放大倍数为400倍时,看到的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为多少个?若这m个细胞充满视野,当放大倍数为400倍时,数目又是多少?

解析:(1)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

?400?=m(个)。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m÷ ?40?10(2)若细胞充满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

?400?2=m(个)。 计算。放大倍数变为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m÷?40?100

mm

答案:个;个

10100课堂总结 网络建构 [网络建构]

[答题必备]

1.病毒不能用一般培养基培养,其原因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原核细胞没有。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都含有遗传物质DNA。

4.细胞学说建立的突出意义是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考生物必考教材实验(一) -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igh831tc55gf8x599ez10e609m87w01bb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