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20:38: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师]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很多,可见学习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大家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程.

(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

[演示3]用白炽灯对着墙,把皮球放在灯和墙之间. 现象:墙上出现球的影子.

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影子的形成. 师生共同活动得:

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②日食、月食的成因

[演示4]用三球仪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 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 师生共同活动得: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说明:演示时,若无三球仪可用挂图或投影片,还可播放动画教学片. (四)光速

[师]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师]大家回忆一下,声音在空气中(15 ℃)的传播速度是多大?340

m/s

[师]大家已知道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那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呢?

[板书]

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 m/s.

②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 m/s.

1.为了帮助学生想象出这个速度有多大,形成具体的认识,可让同学们看课本图 4.1—7.

2、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科学世界 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 ③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

④为什么在形容一个数字很大、很大的时候,常说这是个“天文数字”? 学生阅读课文后对以上问题作出解答:

①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为

88

s=3×108 m/s×3600 s/天×365天/年×16年

=6.3072×10 m=6.3072×10 km ③牛郎和织女不能每年相会一次.

④因为天文数字很大,因此在形容一个数字很大时,常说这是个天文数字.

在学生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后.教师随即讲解,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我们

15

12

应该:

①宏扬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联系神话故事,用科学的眼光审视神话,是破除迷信的重要方面.

②用光速的知识理解自然世界,拓展性地了解一些天文知识,如宇宙之大,恒星发光,银河系以及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显示例题]

[例1]左下图是一居室的示意图,AB是窗口,C是一个点光源,用作图法画出在室内的观察者能看到点光源C的空间范围.

解析:室内的观察者能见到点光源C的空间,就是C点所发出的光照射到的空间,即光线CA与CB所夹光束照到的空间(斜线区)如右上图所示.

[例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月亮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平面镜、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放电影时看到的也是银幕的反射光,不是银幕自己发光.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只有电视机的屏幕,是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使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电视机屏幕是光源.所以D正确.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收获了些什么? 作业布置:

教材P72 1、2、3、4 板书设计:

光的直线传播

光源

①能发光的物体.

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 光是沿直线传播 光线(板书)

①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

②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

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日食、月食的形成

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 m/s.

②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 m/s.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补 充: 教学后记:

88

第二节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imgs1f95o9sc9l3ppnv1xep036fc30199g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