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4名师教案 教科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57: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最新资料推荐…………………………………………………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沉和浮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一、教材简析: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也是本单元的总结课,它将直接揭示物体沉浮的秘密——密度。它是在学生在了解了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有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物体的沉浮还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探索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鉴于五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始终没有出现密度一词,而是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两个变量去描述密度概念,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本课从相同体积的物体的重量比较中,指向密度概念。通过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比较,液体和液体的密度比较,最后把物体的沉浮现象归结为密度原因。因此密度是本单元的核心科学概念。至于用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来解释沉浮现象,最终也归结为物质密度的原因,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同,才引起浮力的大小变化。本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第二部分是“进行推测与验证”;第三部分是“沉浮原理的应用”;第四部分是“整个单元的总结”。 二、教学背景: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可以在本课中让学生观察同一个马铃薯两种不同的沉浮表现来引入,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直奔探究主题。 三、教学设计:

教 学 (一)科学概念: 目 标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科学核心概念: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科学方法:实验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核心价值观: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1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难重点 重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明确物体的沉浮与液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突破口:在实验的基础上,强调把“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进行比较。 具 学 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 糖水、酒精、烧杯4只 说明与提醒 完成制作课前糖,浓浓盐水 水。 学教 具 教 准备 量筒、天平,马铃薯,清水,浓盐水水银和铜砝码,糖浆、水、油、酒精和软木塞、塑料块、葡萄,比重计 程流 教 学 单沉浮原理的应用 进行推测与验证 复习引入 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元的总结 程 过 动活 计性 计 设个 础基 设 一、复习导入 (一)讨论: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 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 学生猜测,产生几种可能: 下沉的时候浮力小,上浮的时候浮力大。 大小一样。 下沉的时候浮力大,上浮的时候浮力小。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来“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二)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用马铃薯测量不方便,可以用钩码来研究。 二、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一)用测力计测量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 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检验原来的推测。 (出示实验提示)为了更好的进行实验,老师有这些温馨提(二) 示: 1.钩码要全部浸没。 2. 读数的时候要不能把钩码拿出液面。 一边测量,一边记录。 3. 同时出示实验记录纸,讲解记录要求。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清水 浓盐水 浓糖水 酒精 2

……………………………………………………………最新资料推荐…………………………………………………

在液体中的重量 受到的浮力 思考: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 呢? (三)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并思考后面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一样吗?学生根据“受到的浮力” 大小不一样。教师进一步追问:(五) 不同呢?学生进行猜测,最后教师引向 关。三、进一步推测与验证(一)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哪个重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哪个重呢?与同体积的马铃薯相比较 1. 呢?学生猜测 2.怎样进行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 先测出马铃薯的体积,水和浓盐水,最后用天平称一称。(二)实验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1.使用量筒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要注意天平的使用方法。 2. 及时记录。 3.同时出示实验记录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马铃薯 重量 (三)教师演示实验,部分环节请学生操作:测量与马铃薯相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体积;(2(进行操作:1)天平进行调节; 清水和浓盐水。 (四)交流汇报。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1.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4名师教案 教科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ing16suod8xswm2yhl07916095eiv009f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