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数据库》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 4:13: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1、设有一个SPJ数据库,包括S,P,J,SPJ四个关系模式;

S(SNO,SNAME,STATUS,CITY);

P(PNO,PNAME,COLOR,WEIGHT); J(JNO,JNAME,CITY);

SPJ(SNO,PNO,JNO,QTY):

供应商表S由供应商代码(SNO),供应商姓名(SNAME)、供应商状态(STATUS)、供应商所在城市(CITY)组成;

零件表P由零件代码(PNO)、零件名(PNAME),颜色(COLOR),重量(WEIGHT)组成; 工程项目表J由工程项目代码(JNO)、工程项目名(JNAME)、工程项目所在城市 (CITY)组成:

供应情况表SPJ由供应商代码(SNO)、零件代码(PNO)、工程项目代码(JNO)、供应数量(QTY)组成,表示某供应商供应某种零件给某工程项目的数量为QTY。 针对建立的四个表试用SQL语言完成如下查询: (1)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码; (2)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码; (3)求零件颜色为红色和兰色的零件号码; (4)求重量在5和20公斤范围内的零件名称; (5)查询所有与\高碳钢\有关的零件号码; (6)查询没有登记零件供应数量的零件名称;

(7)查询上海供应商且状态标志为'A'级的供应商情况; (8)查询零件号码为'TB_435'的零件颜色和重量;

(9)查询既不在上海和天津也不在北京的供应商情况; (10)查询与\聚四氟乙稀\化学制品有关的零件情况。

《数据库系统原理概论》练习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A 5、D 6、C 7、A 8、A 9、B

10、C 11、C 12、D 13、C 14、A 15、C 16、C 17、D 18、D 19、D 20、B 21、C 22、C 23、D 24、D 25、C 26、A 27、D 28、B 29、A 30、D 31、B 32、D 33、A 34、C 35、B 36、A 37、B 38、C 39、D 40、D

二、填空题

1、可重用性 (或共享性) 2、层次模型 3、谓词演算 4、自反 5、B→C

6、不相交条件 7、不可重复读 8、隔离性

9、简单 (或容易) 10、子类型 11、ASC

12、逻辑独立性 13、数据模型 14、网状模型

15、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16、数据库管理系统 17、2NF 18、编码

19、关系数据库

20、CREATE TABLE 21、数据库系统

22、ROLLBACK(或rollback) 23、数据库

24、封锁的粒度(或粒度) 25、逻辑独立性

26、SQL服务管理器(或SQL Service Manager) 27、码

28、更新(或修改) 29、3

30、数据结构化

31、局部逻辑结构 整体逻辑结构 物理存储结构 32、完整性 并发操作 安全性 33、属性

34、层次 网状 关系 (次序无先后) 35、一对多或1:n 36、域(或定义域) 37、规范化 单一 38、多于 39、班级号

40、定义 查询 操纵 控制 (次序无先后) 41、外关键字

42、函数依赖于 函数决定 X→Y 43、部分依赖于 X-p→Y 44、第一 R 1NF 45、单一化

46、第一 部分依赖 47、关系模式 规范化 48、关系

49、一对一或1∶1 一对多或1∶n 多对多或m∶n 50、数据库管理系统或DBMS 51、关系 52、存取控制

53、函数依赖 多值依赖

54、部分函数依赖 传递函数依赖 55、结构(或数据) 行为(或处理) 56、面向对象 57、选择 连接 58、全码

59、查询处理程序 事务管理程序 存储管理程序 60、关系模型

三、简答题

1、 请阐述在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中,实体之间联系的实现方法。 在网状模型中,联系用指针实现。

在关系模型中,联系用关键码 (或外键,或关系运算) 来实现。

2、 设有两个关系R (A,B,C) 和S (C,D,E),试用SQL查询语句表达下列关系代数表达

式?A,E??B?D?R?S?? SELECT A,E FROM R,S

WHERE B = D AND R.C = S.C

3、 设有关系模式R (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 {D→A,D→B},试写出关

系模式R的候选键,并说明理由。 ①R的候选键是CD

②理由:从已知的F,可导出D→ABD, 再根据增广律,可得出CD→ABCD, 即CD值可决定全部属性值。

4、 两个函数信赖集F和G等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 +

F中每个FD在G中,并且G中每个FD也在F 中。 5、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是人工管理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数据不保存、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2)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主要是文件系统阶段,主要特点在于:数据可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3)20世纪60年代后期,数据库系统阶段,该阶段,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6、SQL中表达完整性约束的规则主要有哪几种?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其中,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非常单一,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来表示;关系操作的特点是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7、SQL中表达完整性约束的规则主要有哪几种?

有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属性值约束和全局约束等。 8、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透明性?

分布透明性是指用户不必关心数据的逻辑分片,不必关心数据物理位置分配的细节,也不必关心各个场地上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9、什么是对象关系数据模型?

在传统的关系数据模型基础上,提供元组、数组、集合等数据类型以及处理新的数据类型操作的能力,这样形成的数据模型,称为“对象关系数据模型”。 10、简要说明事务的原子性。

事务的所有操作必须完成,否则事务将被撤消。也就是说,事务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单位处理,不可以被分割。

11、什么是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数据库技术的一个特点是数据共享,但多个用户同时对同一个数据的并发操作可能会破坏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的并发控制能防止错误发生,正确处理好多用户、多任务环境下并发操作。

12、简单说明排它锁和它的作用。

排它锁又称为写锁。如果事务T对数据对象X加上排它锁,则只允许事务T读取和修改数据项X,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对X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X上的锁。

从而保证其他事务在T释放X上的锁之前不能再读取和修改X。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数据库》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iq4t6stpv9gaib4888d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