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接触网大修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8 1:15: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接触网大修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摘要:本文分析了接触网大修中常见的部分施工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靠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接触网大修、材料供应、腕臂底座、地锚、放线

目前,在既有线接触网大修施工中均存在任务重、时间紧、“天窗”兑现不足等问题,此类问题均可以通过协调预以解决,达到预期目的。在下面我所谈的问题是在大修施工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

1. 接触网大修如何确定新线路位置

铁路站场既有线路扩能改造接触网大修中,接触网设备往往较工务部门先期施工或同期施工。施工时,工务部门新铺设的线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不能先期铺设完毕,这就造成接触网施工中如何确定工务部门新铺设的线路位置的问题,不能确定的新铺线路正确位置,对于接触网大修施工就无法提供准确的施工数据,就不能提前为工务施工开通线路做好准备。

工务部门新线路铺设前,需对新线路进行定位,设置定位桩,定位桩为新线路新路中心位置,接触网大修施工部门可根据工务部门设置的定位桩里利用经纬仪进行虚拟新线路走向,根据定位桩确定的虚拟线路从而确定新立支柱侧面限界、位置,提供软横跨、线岔、腕臂安装等计算数据。

2. 接触网大修材料供应

目前,接触网大修施工初期经常出现材料供应迟缓、所提供的零部件与施工图要求不相符、接触网上网零部件有甚至出现材料存在材质问题等问题,材料的提供及接触网上网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及施工的质量。为确保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接触网大修材料供应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施工前期调查完毕,按照施工图提供接触网大修施工用料计划,及时向材料部门申请备料,材料部门按照施工计划规定时间依照轻重缓急原则及时提供施工用料;

2.2 严禁不合格零部件上网,对于无生产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签的零部件严禁上网使用;

2.3 严格按照施工部门提供的施工用料计划中的材料类型、型号提供施工用料; 2.4 对于施工中根据现场施工临时变更的零部件及时与材料部门沟通,追加用料计划或进行特殊加工;

2.5 对于新零部件、新材料需验收部门验收合格方准上网使用。

3. 地锚的更换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接触网下锚拉线应安设在下锚非支的延长线上,并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基本建筑限界;下锚拉线与地面的夹角宜为45,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60。在接触网大修中,大部分下锚支柱仍保持原位及状态,只是更换下锚角钢、拉线及地锚。在重新开挖地锚坑时,若位置不当,距旧锚距离太近(新地锚坑中心距旧地锚拉杆出土点的距离仅为2~2.5m),很可能挖出旧锚板造成地锚抽脱的断杆跑锚事故。

根据以前大修更换地锚的教训,认为新地锚坑中心距旧地锚拉杆出土点的距离以4m为宜,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5m。

1

4. 腕臂底座安装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在接触网大修施工中,只对一小部分因损伤或位置不当及其作用不同的支柱进行更换,大部分支柱仍利用旧支柱。由于受路基下沉、道床厚度的增加和更换新型水泥枕的影响,旧支柱上腕臂底座高度已不能满足设计高度的要求,一般旧底座低于设计高度300~500ram。这就要求在施工中首先对所有支柱根据现有的轨面高度画红线,再依据红线按设计高度测量出腕臂底座的位置和拉杆(压管)底座位置,不能盲目地将腕臂底座和拉杆(压管)底座安装在旧底座的上(下)方,或盲目地利用支柱预留孔安装腕臂底座和拉杆(压管)底座,造成结构高度不够、调整困难或因拆旧腕臂不及时而发生弓网事故。

5. 放线的起、落锚方式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接触网大修更换承力索和接触线时,采用的起、落锚方式不同,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以下对所列举的三种起、落锚方式谈点看法。 5.1 原补偿器不变,另装补偿器的起、落锚方式

在大修更换承力索和接触线施工时,通常采用原补偿器不变.仍拉旧线索,新线另安装补偿器起新锚的起、落锚方式。此方法的缺点首先是在放新线前必须另安装一套下锚角钢和一套补偿器及下锚绝缘子;其次是必须保证新、旧下锚绝缘子间的电气距离。优点是新承力索和接触线架上去后,首先可以保证新线索的张力和弛度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倒鞍子(滑轮)、倒定位、装吊弦等可一次到位,减少了调偏移的工作量及遗留缺陷:其次是不影响旧线索的张力和弛度,又可以保证结构高度,降低了发生弓网事故的可能性。 5.2 将原补偿绳固定,在下锚绝缘子前并线索

在大修更换承力索和接触线施工时,将原补偿绳用3个钢线卡子固定,在下锚绝缘子前将新承力索或接触线与旧线并在一起后放新线索。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新旧线索张力和弛度相互影响不大。缺点首先是补偿绳已固定,新、旧线均没有补偿(即死锚),不能自动补偿线索的张力;在新、旧线均死锚情况下,很难保证新线张力符合设计要求,如果放新承力索,就造成因新承力索张力不够而引起跨中结构高度不能满足要求;此时倒好鞍子和定位.在旧线拆除后新线张力增大,引起腕臂和定位偏移较大。故此方案应谨慎使用。 5.3 利用原补偿器。在下锚绝缘子前并线索

在大修更换承力索和接触线施工时,如果采用原补偿器不变,在下锚绝缘子前并承力索或接触线的放线方法,将会造成以下后果:

(1)在紧线时,很难保证新、旧接触线张力相同,如新线张力偏大,承力索在跨中又挂有新接触线,造成跨中旧接触线驰度较大,严重时可达到500~600ram,对机车高速运行产生很大影响;加之旧接触线张力较小,机车通过时,旧接触线摆动较大.极易引发弓网事故。

(2)新承力索或接触线张力不够,弛度相应增加,如在此时给承力索加挂负载(即用吊弦吊接触线),则造成跨中结构高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严重时结构高度仅为200~300ram。

(3)在此时倒鞍子和定位,在旧线索拆除后,腕臂及定位偏移较大,必须进行一次悬挂细调.所用“天窗”点增加,造成工时浪费。 结束语:

2

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多种,现场因地制宜才是最重要,不能教条主义,要充分结合实际工作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方法,我们接触网上如此,很多时候很多行业皆是如此。另外,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再加上经验很不足,文中错误在所难免,还望各位师傅们能够提出,并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于万聚著《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2 [2]李宗文著《接触网施工与检修》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3

搜索更多关于: 接触网大修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的文档
接触网大修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思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ird51l5c56zh7s4fk0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