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高度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必然会逐渐从社会普通公众中分离出来一部分人。 (填空 ) 1. 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是以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生产、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 (填空 ) 1. 专业技术是专门从事某一特殊领域工作或职业所需要的工作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及技巧 (填空 )
1.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认为,工人阶级既是社会大生产的产物,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填空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了科学划分和归类。 (填空 ) 2. 20世纪自然科学有四大发现:相对论;原子结构和基本粒子的发现与量子力学: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创立;分子生物学。 (填空 )
2. 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填空 )
2. 专业技术人员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之一。 (填空 )
2. 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是以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生产、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 (填空 ) 3. 知识经济从根本上看是人才经济。 (填空 )
3. 知识经济在资源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生产要素。 (填空 )
3.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都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断飞跃的过程。 (填空 ) 4. 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 (填空 ) 4. 智力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最一般的潜能及其转化的智慧行为。 (填空 ) 4. 对于每个人的信念来说,能起支撑作用的,则是人的意志与毅力。 (填空 ) 4. 潜能具备的三个特点包括潜藏性,现实性,可开发性. (填空 ) 5. 智商的英文缩写为IQ,情商的英文缩写为EQ. (填空 ) 5. 人类的一些认识活动大多以思维的间接性作为基础。 (填空 ) 5. 创新思维的新颖性特征主要是指思维的求异型. (填空 )
5. 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人对其生存环境以及其自身的创造活动。 (填空 )
6. 体能强度是指与人的体力相关的生理学意义上的器官或系统发育情况及健康状况。 (填空 ) 6.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对象之间的异同的思维过程。 (填空 ) 7. 思维是创新的前提,思维是人的本性所在. (填空 )
8. 初级的抽象与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共同属性做出比较从而得出抽象与概括,高级的抽象与概括是根据某一现象或某一系列现象的本质特性所做出的。 (填空 )
8. 真正的创新素质是学习与创造的有机统一. (填空 )
8. 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要以该领域中的已有知识和成果为起点。 (填空 )
9. 所谓创新素质,概括地说,就是创造发明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统一。 (填空 )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建立以创新为主体、分权制为导向、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 (填空 )
10. 在创造过程中提出研究的目的或产品时,都会发生两种思维的相互作用,分别是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填空 ) 10. 对于当前管理,管理要素以创新为中心,管理模式变为分权制的网格化方式,管理程序变为目标管理。 (填空 ) 10. 我国要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 (填空 )
11. 激励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起到了()作用,从而使员工对企业或社会的贡献值增长。 (单选 ) A本质 B最关键 C核心 D强化
11. 《现代汉语词典》将“专业”解释为()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分或专门从事某种工作或职业的。 (单选 )
A政府机关 B企业单位 C生产机构 D产业部门
11.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都是()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断飞跃的过程。 (单选 ) A工业技术 B科学理论 C科学技术 D信息技术
11. 高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指的都是一种以智力资源首要依托,以()为支柱的经济。 (单选 ) A信息产业 B高技术产业 C工业产业 D第三产业 11. 专业技术人员是推动()的重要生力军. (单选 )
A社会生产关系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社会生产力发展 D经济良好发展
11. 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称谓也有所区别。 (单选 ) A能力范围 B专业水平 C兴趣爱好 D职业领域
11. 专业技术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 (单选 ) A 智力成果 B潜力成果 C创新成果 D实践成果 11. 专业技术人员大都从事以()的劳动。 (单选 ) A体力为主 B教育为主 C脑力为主 D创新为主
11. 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职业的前提和基础性条件是(). (单选 ) A从事社会生产的专业技术工作或职业 B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理论或操作技术手法 C有相应专业理论基础 D具有实际技术操作能力
11. 专业技术是人类()过程中所取得的智力成果。 (单选 ) A改造自然 B改造社会 C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 D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 11. ()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 (单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分类大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全》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归类大典》
12. 人力激励有一个()问题,激励出现在员工最佳年龄区域,即人力能力发展的上升阶段、黄金阶段,其成果几率增长最快。 (单选 )
A年龄 B级别 C时机 D时效
12. 邓小平关于()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涵,也是对知识经济的高度概括。 (单选 ) A科学技术 B专业技能 C创新能力 D经济发展
12. 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创造性的()为依托的经济. (单选 ) A自然资源 B社会资源 C人力资源 D潜力资源
12. 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现代科学技术以()为先导。 (单选 ) A高科技 B工业技术 C信息技术 D第三产业
12. 经济学研究人员是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运用()对经济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的人员。 (单选 ) A唯物主义原理 B经济学原理 C马克思主义原理 D社会生产力原理
12. ()1970年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的“后工业经济”这一概念。 (单选 ) A奈斯比特 B托夫勒 C爱因斯坦 D邓小平
12. 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创新将是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导力量, (单选 ) A工业技术 B科学理论 C科学技术 D信息技术
12. 人才开发工作的()指人才开发的运作是否合乎逻辑和规律,是否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的检验。 (单选 ) A理性 B有效性 C经济性 D时效性
13. 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需要进行合理的组织配置,这种配置过程要根据()的要求,注意个体之间多方面素质的差异。 (单选 ) A“二八法则” B激励机制 C“动态管理”机制 D“互相增补”机制 13. 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人才()资源的开发. (单选 ) A审核 B管理 C教育 D评估
13. 有效的()是我国经济步入并适应知识经济的基础与保障。 (单选 ) A知识开发 B人才开发 C潜能开发 D创新开发
13. 有效的人才开发是我国经济步入并适应()的基础与保障。 (单选 ) A科技经济 B资源经济 C物质经济 D知识经济
13. 高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指的都是一种以()首要依托,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经济。 (单选 ) A自然资源 B社会资源 C人际资源 D智力资源 13. 知识经济从根本上看是(). (单选 ) A科技经济 B资源经济 C物质经济 D人才经济
13. 人才开发工作的()是指开发技术的绝对或相对的效益如何,有否无效开发或低效运作。 (单选 ) A理性 B有效性 C经济性 D时效性
13. “动态管理”机制 的应用可以使组织机构增添活力,产生()的系统结构。 (单选 )
A循环性 B封闭性 C线性 D开放性
14. ()是心态的反应,心态是内心储忆和生理状态的结果。 (单选 ) A意识 B思维 C行为 D实践
14. 人才开发工作的()指开发技术、方法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效果如何,是否存在开发技术的组织、运用失当。 (单选 ) A理性 B有效性 C经济性 D时效性
14. ()是唯一不遵守收益递减规律的生产工具。 (单选 ) A人才 B实践 C知识 D创新
14. 潜能开发机制是(),遵循它可以开发蕴藏在人脑中的潜能,使企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 (单选 ) A多维结构 B线性结构 C网状结构 D双向结构 14. 知识经济能够为()提供动力、指引方向。 (单选 ) A知识开发 B人才开发 C潜能开发 D创新开发
14. 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任何问题都可最终归结为()问题。 (单选 ) A认识 B经济 C人才 D创新
14. 人力激励有一个时效问题,激励出现在员工(),即人力能力发展的上升阶段、黄金阶段,其成果几率增长最快。 (单选 ) A黄金年龄区域 B最佳年龄区域 C最佳潜能区域 D最佳创新区域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状况. (单选 ) A职业结构 B职业属性 C职业特征 D职业分类
14. 净化、优化人才开发环境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政策机制。 (单选 ) A知识开发 B人才开发 C潜能开发 D创新开发
15. 深感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有()自卑感的人的座右铭“谨小慎微” (单选 ) A咄咄逼人型 B否认现实型 C随波逐流型 D孤僻怯懦型
15. 潜能是蕴含在一个心智健全的()的智能“仓库”中的还没有被开发出来的智慧总和。 (单选 ) A自然人 B正常人 C社会人 D法人
15. 知识是唯一不遵守收益递减规律的()。 (单选 ) A生产工具 B生产要素 C生产对象 D生产环节
15. 对于知识经济来说,()是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 (单选 ) A知识 B潜能 C实践 D创新
15. 适应并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的使命与目标。 (单选 ) A知识开发 B人才开发 C潜能开发 D创新开发
15. 行为是心态的反应,心态是内心储忆和()的结果。 (单选 ) A生理状态 B心理状态 C思维状态 D意识状态 15. 知识是唯一不遵守()的生产工具。 (单选 )
A收益平衡规律 B收益递减规律 C收益递增规律 D收益无规律性
15. 知识经济是以()为主要生产要素,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 (单选 ) A人的知识 B人的认识 C人的实践 D人的创新
16. 害怕表明自己的观点,不敢标新立异,放弃自己的见解和信念这种人的自卑感属于()的自卑感。 (单选 ) A咄咄逼人型 B否认现实型 C随波逐流型 D孤僻怯懦型
16. 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又称() (单选 ) A岗位匹配法则 B动态管理法则 C时效激励法则 D二八法则 16. 适应并满足()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开发的使命与目标。 (单选 ) A农业经济 B工业经济 C知识经济 D高技术经济
16. 就中国企业的现状看,在尚未完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转轨过程中,多数企业沿用()组织结构。 (单选 ) A循环型 B金字塔型 C平面型 D组合型
16. ()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起到了强化作用,从而使员工对企业或社会的贡献值增长。 (单选 ) A激励 B奖惩 C提升 D加薪
16. 积极心态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工具,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够发挥潜能,它就能使你产生(),从而使你如愿以偿。 (单选 )
A意识 B思考 C错觉 D行动
16. ()是马克思主义的重点论和两点论在企业员工潜能开发中的具体运用。 (单选 ) A岗位匹配法则 B动态管理法则 C时效激励法则 D二八法则
16. “二八法则”,又称“马特莱法则”,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 (单选 ) A社交法则 B政府法则 C企业法则 D创新法则
16. 适应并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开发的()。 (单选 ) A使命与目标 B责任与义务 C原因与目的 D方法与途径 17. 思维力特别是()是智力的核心。 (单选 )
A具体逻辑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定型逻辑思维 D非定型逻辑思维
17. 人力激励有一个()问题,激励出现在员工最佳年龄区域,即人力能力发展的上升阶段、黄金阶段,其成果几率增长最快。 (单选 )
A年龄 B级别 C时机 D时效
17. “二八法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在企业员工潜能开发中的具体运用。 (单选 ) A唯物主义理论 B重点论和两点论 C历史价值观 D认识论 17. 智商主要反映的是人的()的能力。 (单选 ) A感性 B理性 C感情 D思维
17. 人才只有显现其(),才能算作有用。 (单选 ) A领导才能 B创新水平 C应用价值 D高智商
17. 缺陷一般指一个人在生理上()形成的某些不足或不完善 (单选 ) A基因 B先天 C后天 D先天或后天
17. 潜能的发挥成功与否,关键在于()。 (单选 ) A思维 B行为 C智力 D心态
17. ()长期处在生产实践第一线,经验丰富、知识新鲜,是我们学习才能和实际知识的源泉。 (单选 ) A农民 B工人 C领导 D人民群众
17. 企业的领导班子“质”上的“清一色”的班子配备叫()失调,亦称“合成性”错误。 (单选 ) A级别性 B层次性 C机构性 D组织性
18. ()就是忍耐力,即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其表现出来的能力。 (单选 ) A意志 B毅力 C刚性 D韧性
18. 智力的核心是(),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 (单选 ) A智力 B思维力 C潜力 D实践能力
18. ()是不利于我们提高情商的力量。 (单选 )
A一切有利于他人的事物 B一切满足自我的事物 C一切浪费精力的事物 D一切无法改变的事物 18. 潜能得不到深度开发的第一道鸿沟就是()。 (单选 ) A消极形态 B自负心理 C自卑感 D缺陷
18. 激励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起到了()作用,从而使员工对企业或社会的贡献值增长。 (单选 ) A本质 B最关键 C核心 D强化
18. 智力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最一般的潜能及其转化的()。 (单选 ) A智力 B知识 C智慧行为 D实践
18. 良好的()对自卑感的克服有重大影响,同时它也是建立自信的基础。 (单选 ) A环境因素 B心理因素 C个人因素 D他人因素 18. 智商的英文缩写为()。 (单选 ) A IQ B EQ C HQ D FQ
18. 智商的作用主要在于更好地(). (单选 ) A控制情绪 B认识自我 C认识事物 D改造事物
18. 自卑感就是个人把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的()。 (单选 ) A自我感知 B自我认识 C自我评价 D自我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