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线组成;振子、半波对称振子;极化方式、带宽、阻抗、半功率角、下倾角、隔离度、前后比、驻波比、增益、方向性 3.实现步骤:
课件讲述
第4.2节:基站天线的选型 1.要求:
(1)掌握基站天线覆盖范围的计算方法; (2)掌握基站天线选型技术。 2.理论支撑:
天线覆盖范围的计算公式;天线选型原则 3.实现步骤:
课件讲述
第五章:TD-SCDMA关键技术 第5.1节:TDD;智能天线;联合检测 1.要求:
(1)掌握TDD技术原理,了解其相比于FDD技术的优点;
(2)了解智能天线的结构组成和TD-SCDMA系统采用智能天线技术的优势,掌握智能天线的工作原理;
(3)掌握联合检测技术原理,了解其与智能天线的关系和TD-SCDMA系统采用联合检测技术的优势 2.理论支撑:
TDD、FDD;智能天线结构组成;智能天线工作原理;TD-SCDMA系统采用智能天线技术的优势;联合检测技术原理;联合检测与智能天线的关系;TD-SCDMA系统采用联合检测技术的优势 3.实现步骤:
课件讲述
第5.2节:接力切换;动态信道分配 1.要求:
(1)掌握接力切换技术原理,了解其与硬切换、软切换的区别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2)了解基本信道分配方法,掌握TD-SCDMA系统中的时域、频域、码域和空域动态
信道分配技术。 2.理论支撑:
固定信道分配、动态信道分配、混合信道分配;物理信道的确定要素;时域、频域、码域和空域动态信道分配;信道化码;越区切换;硬切换、软切换、接力切换 3.实现步骤:
课件讲述
第5.3节:上行同步与功率控制 1.要求:
(1)掌握TD-SCDMA系统中上行同步技术原理,了解其作用;
(2)掌握TD-S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的分类、方法和参数,了解功率控制的作用。 2.理论支撑:
上行同步的建立;上行同步的保持;上行同步的作用;功率控制的分类;功率控制的作用;TD-S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的技术原理 3.实现步骤:
课件讲述
第六章:ZXTR RNC的系统结构 第6.1节:ZXTR RNC的系统硬件结构 1.要求:
熟悉中兴通讯ZXTR RNC设备的硬件结构组成 2.理论支撑:
机架、插箱、机框、单板、槽位;前插板、后插板;内部通信链路设计;主备设计;时钟设计 3.实现步骤:
课件讲述
第6.2节:ZXTR RNC的系统业务功能和技术指标 1.要求:
(1)熟悉中兴通讯ZXTR RNC设备的业务功能; (2)熟悉中兴通讯ZXTR RNC设备的技术指标。 2.理论支撑:
接入单元、交换单元、处理单元、操作维护单元、外围设备监控单元;一级交换子系
统、二级交换子系统 3.实现步骤:
课件讲述
第6.3节:ZXTR RNC的系统配置与组网 1.要求:
(1)了解中兴通讯ZXTR RNC设备的数据流程; (2)掌握中兴通讯ZXTR RNC设备的配置与组网技术。 2.理论支撑:
用户面各接口数据流程;控制面各接口数据流程;ZXTR RNC设备的技术指标;ZXTR RNC设备的系统指标;配置要考虑的要素和配置方法;组网基本技术 3.实现步骤:
课件讲述
第七章:ZXTR B328和R04系统结构
第7.1节:ZXTR B328和R04系统概述;B328系统结构 1.要求:
(1)了解各种拉远技术,掌握基带拉远技术;
(2)熟悉ZXTR B328结构组成、内部通信方式和技术指标。 2.理论支撑:
基带拉远、射频拉远、中频拉远;B328机框、单板组成;B328内部通信方式;B328的技术指标 3.实现步骤:
课件讲述
第7.2节:R04系统结构;ZXTR B328和R04系统配置与组网 1.要求:
(1)熟悉ZXTR R04的结构组成和技术指标; (2)掌握ZXTR B328和R04系统配置与组网技术。 2.理论支撑:
R04子系统、功能模块;R04技术指标;R04系统特点;天线校准;B328和R04系统组网方式;B328配置原则;R04配置原则 3.实现步骤:
课件讲述
第八章:基站工程勘察和实施 第8.1节:基站无线传播环境勘察 1.要求:
熟悉基站无线传播环境勘察的流程、工具,掌握基站无线传播环境勘察的原则和方法 2.理论支撑:
无线网络规划流程;无线传播环境勘察工具;基站无线传播环境勘察的原则和方法;勘察报告 3.实现步骤:
观看视频→总结讲解 第8.2节:基站工程勘察 1.要求:
熟悉基站工程勘察的流程、工具,掌握基站工程勘察的原则和方法 2.理论支撑:
基站工程勘察工具;工程勘察内容:室内勘察、室外勘察;环境勘察、设施勘察、线缆勘察;工勘报告 3.实现步骤:
观看视频→总结讲解 第8.3节:基站工程安装 1.要求:
熟悉基站工程安装的流程、工具,掌握基站工程安装的原则和方法 2.理论支撑:
基站工程安装的工具;室内设备安装;室外设备安装 3.实现步骤:
观看视频→总结讲解
四、实施建议
1 、教学建议 (1)课程组织形式
课堂讲授 + 仿真操作 (2)教学方法
相关推荐: